當揭開這層面紗后,后面藏著的都是難以晦澀的真相。然而令人討厭的不是這世界的丑陋而是這層漂亮面具。瓦爾特洞悉所謂上流社會的虛偽、輕浮、奢靡,總是以不屑的神情嘲笑這幫人的做作。然而,聰明如他,也愛上了這種女人,就像凱蒂看清了唐生的丑陋嘴臉,還是愿意跟他做愛一樣。毛姆還是毛姆,筆下的愛情仍然是那種不受理性控制的惱人熱情,膨脹的欲望、不可名狀的沖動、引領人走向背叛、恥辱和瘋狂。
? ? 毛姆真是個無情人。他用凱蒂的視角來描述瓦爾特,在她看來,瓦爾特被人稱頌的高尚、機智、內斂、對她深沉的愛變成了清高、無趣、呆板、卑微。“人們是究竟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里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這種幾近殘酷的描寫方式,只想告訴我們,不愛便是不愛。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瓦爾特死前念出“死的卻是狗”,他用“狗”自嘲自己,用最孤獨又決絕的方式成全了凱蒂,了結了自己。
? ? ? 但是,《面紗》并不是一本愛情小說,毛姆必然會帶著我們走近凱蒂的生活,揭開這人性層層面紗,剖開真相。他最后讓凱蒂經歷了虛偽和背叛之后,經過教會的“洗禮”,見證了“生與死”的較量,最后尋得生命的真諦,獲得一個獨立而又自由的靈魂。在這真相后面,這世界不像我們以為的那么美好,人性中隱藏著各種污點、自我欺騙的破碎。書中,撕碎了以往虛偽的深情,凱蒂對母親和瓦爾特的去世只有解脫;即使看清真相,在欲望的驅使下,仍舊選擇投入唐生的懷抱;無論瓦爾特多么深情的愛戀和崇高的品德,凱蒂也無法愛上他;裹上仇恨的面紗,即便像瓦爾特那么美好的人,內心也有陰暗的一面。。。。。。。這些便是在面紗后面復雜的人性,罪惡、欲望與美好糾纏交織。但即便如此,我們只能選擇去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去期盼、去創造這世界美好的東西,繼續生活下去,和世界達成和解,通向安寧的道路。
(摘抄一段話:我希望是個女孩,我想把她養大,使她不會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當我回首我是個什么樣的女孩時,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無能為力。我要把女兒養大,讓她成為一個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愛她,養育她,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和哪個男人睡覺,從此把這輩子依附于他。 我希望她是個無畏、坦率的人,是個自制的人,不會依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