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5組+軼超
自信心帶領營第三周視頻輔導收獲
感恩樹芳姐的主持,雖然她說覺得緊張,卻給大家營造了輕松的氛圍,而且總結精煉,為她點贊。
小魚兒不一樣的筆的故事不僅讓我們耳目一新還深深為之感動,謝謝她給我們又一次加深了對筆的故事的理解。
這次課程收獲:
我們首先要完善自己,學習專業的教育學知識不至于偏離方向,媽媽自信了才會引領孩子自信;媽媽覺察到自己的一點點進步才會感知到孩子和他人一點點的進步;媽媽有耐心了才會影響孩子有耐心;媽媽懂感恩孩子才會感恩。
我們有時也會犯錯,對孩子發火了怎么辦呢?
1.蹲下來抱抱孩子
2.如實如是的表達自己,不給自己找理由
3.真誠給孩子道歉
4.一起探討以后怎么做
兔兔老師拋出的小姨送畫案例我又一次踩坑了,這次收獲:
1.隨時隨地的覺察孩子的感受
2.用嘗試性的提問探知孩子真實想法
3.肯定孩子的感受
4.最后孩子表現的行為和情緒就是結果
感恩一群高能媽媽們的陪伴,這段時間與大家同行感覺自己又從你們身上學到很多!
每日一問
“接受孩子的情緒≠接受孩子的行為”——對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發?生活中,你是怎么接納和肯定孩子情緒的?
孩子無論是哪種情緒都是孩子在表達自己,沒有好壞之分,作為家長要接納并適當引導,而孩子的行為有對錯之分,當孩子在強烈情緒狀態下做出過激行為時,家長要做到理解孩子感受并指出孩子行為不當之處。
昨晚視頻輔導時,我不小心把孩子畫在桌子上的畫擦掉了一部分,于是他大聲哭著指責我把他辛苦畫好的畫弄壞,并強烈要求我必須為他補好,我向孩子道歉說不小心弄壞了,又把畫筆拿過來按照他原來畫好的樣子補好,孩子的情緒才好些了。接著我提醒孩子注意說話的方式,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不接受你這樣和我說話,孩子說:那誰叫你以前也是這樣批評我的呢!(唉,種豆得豆!)最后我說那我們倆以后都不能這樣了,互相監督吧,孩子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