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久前,看了一張網評的日本漫畫家排行表,鳥山明位居手冢治蟲之后,排名第二。卻還有不少粉絲叫屈,理由便是日漫史上的一代傳奇——《龍珠》。
? ? ? 《龍珠》于1984年首度發表于日本漫畫雜志《少年跳躍》,而風靡中國大陸的時間則是90年代初期(當時譯作“七龍珠”)。男孩子們會攢一塊九毛錢買一冊據說無版權的海南美術攝影版交流傳閱(那時的漫畫按卷出版,每卷五冊,很少有人能成卷購買,大全集更是只能在夢中擁有);女生們也大都曉得悟空、小林、龜仙人、布爾瑪、貝吉塔的名字并為悟空與沙魯的同歸于盡而哭泣;歸家途中,討論的是變形膠囊與戰斗力;草稿本與課桌,被涂滿了歪七扭八的超級賽亞人;操場上,你追我趕都說自己使的是氣元斬光殺炮超級沖擊波;校園里,手頭寬裕的小子們總愛拽著你講述昨天在游戲機房里不可一世的戰績……古書記載的左太沖“十年煉都”、洛陽紙貴是怎樣的火爆我想象不出,但在那個沒有手機與電腦的年代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漫畫的影響力,感受到鳥山明和他筆下的人物帶給我和我的同齡人們的怎樣的想象與熱情。
? ? ? ? 今天回想,龍珠確實有鼓吹血性與力量的成分,卻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膚淺單薄。從“孫悟空和他的小伙伴們”到“大戰黑綢軍”,從“大魔王恢復青春”到“戰斗在那美克星”,從“未來人造人”到沙魯和布歐,眼看多少英雄豪杰“你方唱罷我登場”,又看他們一個個“前浪死在沙灘上”,優勝劣汰、風起云涌的故事在讓人心潮激蕩的同時,也為一顆顆心靈埋下了反思人性的善因與種子。譬如比克大魔王,隨著故事的推進,他在強者輩出的龍珠世界里不斷挑戰、超越,終于輝煌不再的命運尤在其次,真正令人難忘的是這個因邪念與罪惡而生的魔頭與悟飯天真的相處;是他舍身為悟飯擋住那巴致命一擊后臨終的淚水;是他重生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力抗弗利薩、沙魯,為族人與朋友永不退卻的頑強表現。? ? ? ?
? ? ? ? 為了對抗沙魯,比克最終選擇與神仙合體,他那句“我不是比克, 也不是神仙,只是忘記了身份的那美克星戰士”,總讓我覺得禪機無限——如果說忘了憎恨,忘了仇敵,忘了欲望與罪惡還多少有些理想主義的話,忘了自己才是真正打通玄關的徹悟。詹姆斯·格蘭說:“寬宥是人性的,忘卻是神性的”,神魔一念,比克的忘卻,足為詹君此語注腳。
? ? ? ? 今天的石頭畫比克,也請允許我再用少年時海南版的稱呼喚一聲您的尊號——“久違了,短笛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