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本身不再是稀缺品的時代,你怎樣才能在職場和人生中,成為有價值的玩家?
01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充分競爭時代,單純依靠某項個人技能獲得的職場比較優勢,隨時間的增加,技能的邊際效益遞減。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運營、客服、銷售、程序員、經理、總監,個人的能力優勢會被前仆后繼的競爭者取代和超越,原有的職場優勢越來越不明顯。哪怕你已經從拼技能,進階到玩資源的領導層,單一的比較優勢還是會被超越。因為如果你是憑借消費平臺而獲得資源的話,離開平臺后你什么也不是。
互聯網時代,信息流速加快,知識渠道的獲取門檻降低,學習資源不再是“壁壘”。每個人都可以足不出戶地學到世界著名大學的優質課程,喜馬拉雅上聽課,分答上花幾十塊約見某個領域的大v線下見面1小時,隨時可以下單買到著作……我們人獲得的資源都是均等的、透明的,這個社會比你勤奮的人比比皆是,而刻意練習后普通人也能成為細分領域的大師,你的個人溢價能力在哪里?
為什么你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可升職加薪的總是別人?
為什么一個跟了很久的單子,還是被競爭對手搶走?
為什么你在自己公司都做到運營總監,可是放到市場你的個人估值依舊很低?
為什么你有跳槽、跨行的壓力,同齡人卻是等著工作來找自己?
為什么別人不愿意投資你?
人生最痛苦的時候就是解構自己的過程。我們每天都有一萬個為什么,卻沒空想清楚問題的內核到底是什么。
技能總有被超越的時候,資源總有被取代的時候,于是草草歸結于“懷才不遇”,可是這個時代哪還有那么多懷才不遇。
競爭激烈,也意味著機會增多。終其一生,成功不再只是靠知識、技能、資源,而是靠個人品牌。個人品牌的溢價能力愈高,被他人取代的成本也大。
02
"21世紀的生存能力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如果把“個人”比作一家企業,與你所有的細節——知識、技能、資源、思維、適應力,就是你的“產品”。
而個人品牌就是你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用以區別競爭對手,影響購買決策。
消費者是誰?職場中,你的消費者是HR、經理、老板、客戶、投資人,你的個人品牌就是關于職場的品牌,好比一個通行證、你的標簽、你的名片,是你社會交往中與別人的連接。
印象是什么?他們在提到某個領域、某項技能、某件事時候,心里形成與你有關的所有信息的總和,你在他們心中所有的印象就是你的個人品牌,是你的辨識度。
什么是購買決策?在求職面試、商務談判的活動中,你跟別人核心競爭力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公司為什么錄用你,客戶憑什么把訂單給你,投資人為什么投資你。
消費者在決策買牛奶、家電、理財的時候,其實很多產品的本質都沒有差別,從廣告文案、質檢保證、到生產源頭甚至都一樣,但消費者更愿意相信有品牌的,而在經濟能力范圍內,消費者會選品牌知名度高的。
還是把個人當做一家企業,在職場中的你的“產品”就是知識、技能、業績。技能水平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被超越,而個人品牌是持久的。
述職晉升的時候,旁邊是和你一樣被挑選出的,能力相當的一批人才,在激烈的競爭中你怎樣才能不被埋沒? 關鍵是建立個人品牌。就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個人品牌是獨一無二。
03
有人說,有本事的人自帶光環。如果你認為的職場的有本事就是在某個領域有牛逼的知識技能,可能有些太狹隘。
梅奧說過,人是獨特的社會動物。
作為社會人,我們必然要把自己投入到這個多元的世界中去,知識、技能毫無疑問是必要條件,需要用一生去精進。但是在形形色色的社會中,一元化顯得太過單薄。職場是一個小型社會,只有關于你自身的各方事實的積累,才促成概念的形成。
而個人品牌正是從多維發酵,用開放性思維建立、管理和運營的。 現在,關于你已有的成績、業績、頭銜、薪資、能力……林林總總,只是你的唯一的核心競爭力,它確實幫你開了個好頭。但放置時間之中,它就變得孤立無援的,與你的冰山下的潛力比顯得微不足道。
那么,打造個人品牌也成為一種本事。建立并提升自己的個人品牌競爭力,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并置身其中。
個人品牌融合你的方方面面“產品”。有形的“產品”,比如演講表達、形象特質、廣告文案、銷售技巧、內容運營、開發測試能力、工作業績、語言風格、看過的書、走過的路等等。無形的“產品”,包括你個人的價值觀、信任度、旁人的評論、影響力、你給別人的感受、你的想法、思維、格局。
打造個人品牌也是一個解構自己,再重構自己的經歷,在不斷增加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創造生活方式的豐度和深度,讓生命變得有立體感。
04
職場普通人為什么要像企業家經營公司一樣來經營自己?
因為競爭太激烈。管理學家宋新寧博士說,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工作中顯示出的個人價值,它就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樣擁有知名度、信譽度和忠誠度。
求職寫簡歷、面試做自我介紹、推廣時講的產品優勢和賣點,就是在“推銷”。那么建立起個人品牌就如同擁有市場,它是你增加超額獲利的無形資產,無需費力推銷,因為依靠個人品牌就能與別人產生區隔,在激烈的職場脫穎而出,用個人品牌叩開工作的大門。
就像在一堆無名的食品中,你相信品牌的保證。
平臺之上,你能爭取到牛逼企業的異業合作,簽下一個訂單、留下一個客戶,那是因為你在消耗“平臺資源”,依靠這個背景事情才好辦許多,一旦離開平臺后你的光環就消失。
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同學打著某某總監的名號,不代表你們之間產生了難以跨越的差距,職位頭銜這都很虛。先搞清楚他是依靠他方平臺的成長起來的,還是靠個人品牌溢價能力。
因為有品牌溢價能力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平臺。
05
個人品牌溢價能力的不斷提升,知識技能的不斷精進,再加上一些冒險精神,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難以替代的個體。
職場競爭已經進入一場個人品牌之戰,豐富技能的同時,建立個人品牌才是你的資產價值。
經營個人就像經營企業,經營個人品牌就是在創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CEO。
只是這個創業不一定讓你成為超級ip,但再差也能提高你在職場的溢價能力,畢竟未來職場之間真正的競爭是個人品牌之間的較量。
所以,打造個人品牌,這是個穩賺不賠的事情。
你且這樣理解吧,個人品牌就是如果哪一天,公司倒閉、跨行專業、創業失敗、人生低谷,你還有絕地反擊的能力。
人生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個人品牌的也是要用一生去經營的。在時間長河的每一刻你都在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就像企業品牌的建立有一定的章法、套路、體系,個人品牌更需要建立、管理、運營、推廣(我會在后續的系列文章中介紹,未完待續)。
To be continued…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朋友圈、留言或打賞買書錢哦。
成長不孤單,我們一起同行。
謝謝你,我愛你。
最會打造個人品牌的互聯網運營人|與自我精進有關的一切
公眾號|今日頭條:我在陽光里
微博:@我在陽光里_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