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記得小時候總盼著過年。到時候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尤其是有爆竹放。
那時跟父母摳唆點錢,就跑去賣鞭炮的攤兒,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花炮,盤算著兜里這點錢夠買什么的。雖然只夠買幾個“小蜜蜂”、“鉆天猴”,那也開心得不得了。
每天睡覺前,把鋪在報紙上的鞭炮從“被罩子”下面拖出來,不厭其煩地數著,好像多數幾遍,夢中會生出更多的一樣。
三十晚上,小伙伴們聚在一起比賽,看誰家的花炮放得高、炸的響,小臉凍得通紅卻渾然不知。
雙手合攏,對著嘴使勁兒哈口氣,用力地搓搓手,轉身又跑向了黑夜。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住上了大房子,出門有車代步,然而現在過年,卻沒了兒時的那種味道。
春節,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難以割舍的符號。“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到春運,回家過年的大軍,以各種渠道向家里飛奔著。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
于是人們節前就在門上貼春聯,寄托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同樣寓意的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弊旨柏斏竦?。
“?!弊诌€必須倒著貼,念“福倒了”,也就真的“福到了”。
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異常兇猛。
“年”常年身居山中,只有到除夕這天,才來到村里傷人吃畜,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結伴出外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人們照常出村避難,這時由村外來了一個老者,只見他,鶴發童顏,銀須飄逸,一副神仙模樣。
鄉親們都在收拾行李,牽牛趕羊,一片恐慌逃亡景象,哪有人關心這位外來老者。
只有一位好心婆婆給了他點食物,并勸他快快躲避。那老者撫須笑道:“婆婆如果讓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保證一定把那年獸趕走?!?/p>
老婆婆半信半疑地看了眼老者說:“你愿意住就住下吧,反正我也要走了?!闭f完開門加入了避難大軍中。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氣氛與往年不同,有一家住戶,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 。
“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撲去。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爆炸聲,“年”渾身戰栗,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燈光和爆炸的響聲。
這時婆婆家的門大開,院里一位身披紅袍的老者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地逃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奇怪。到婆婆家門前,見門上貼著紅紙,院子里還剩一堆沒燒完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里幾根紅蠟燭還未燃盡,正散發著紅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祝吉祥的來臨,紛紛回家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趕走“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都要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漸漸的,這種風俗變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簡書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營第5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