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蔣珠莉
每次讀《紅樓夢》,尤其是讀到鴛鴦時,內心就會充滿心酸。一個正處于青春年華的姑娘,在賈母死后,看透世情,果斷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如果放到現代,這樣能干的女性是絕對有大量的橄欖枝伸過來的,甚至有獵頭老早來挖。
你想啊,鴛鴦跟賈府是雇傭關系,老東家垮臺了,員工辦理離職,另擇良木而棲,不很正常嘛?干嘛還整得上吊自殺呢,至于嗎?可,事實遠遠沒有那么簡單,那個離我們有幾百年歷史的年代沒有現在這么開明。特定的年代特定的背景逼迫人物有了這樣的人生選擇。
時代決定人物幸運。
書中,鴛鴦是忠心不二的務實者,她干練、通達、明事理,見過世面,一直陪在老太太身邊,耳濡目染,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她知道老太太需要什么,是老太太的得力助手,相比于王熙鳳的丫鬟平兒,王夫人的丫鬟周瑞家的,寶玉的丫鬟襲人,黛玉的丫鬟紫鵑,鴛鴦則老練得多。
這么優秀的人物由于托生錯了家庭,導致身份卑微,地位低賤。
來來來,我們趕緊來看看鴛鴦的簡介吧:
鴛鴦,是賈母的大丫頭。家生奴,甚受信任。賈母平日倚之若左右手。她在賈府的丫頭中有很高的地位。但她自重自愛,從不以此自傲,仗勢欺人,因此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她長得蜂腰削肩,鴨蛋臉,烏油頭發,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父母在南京為賈家看房子,哥哥是賈母房里的買辦,嫂子是賈母房里管漿洗的頭兒。賈赦看上她,非要納她為妾,讓邢夫人、鴛鴦的哥嫂來勸她,威逼她,但她堅決不從,發誓說∶“我這一輩子,別說是‘寶玉’,就是‘寶金’、‘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從命!”賈母死后,她悲痛欲絕,為報答老太太的恩重如山,懸梁自盡。
瞧,鴛鴦的簡歷是不是很有亮點?家生奴出身的她從小就學著如何奉承人,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由于自己當差當得好,一家子都圍繞賈母打轉,基本上承包了賈母的飲食起居,哥哥嫂子能當賈母房里某個項目的“頭兒”,這不能說不是鴛鴦的功勞。正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整本《紅樓夢》中我并未從鴛鴦身邊的親戚身上讀到一絲哪怕一毫他們對鴛鴦的溫情。
鴛鴦是賈母身邊的“一把手”,你想,如果沒有鴛鴦的力薦,賈府那一堆有著“一只富貴心,兩只體面眼”的奴才們怎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不上呢,怎么會輪到他們來管事兒呢。
我們回到鴛鴦身上吧,她在賈府里做過最震撼人心的事情,就是拒婚。在那個男權社會,男人就是天,是高高在上的天,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女人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在這種封建背景下,大老爺賈赦主動提出要娶鴛鴦,鴛鴦是個有主見有原則的女孩子,她果斷地拒絕了大老爺,這下不得了了,大老爺發話,大意是除非她死,否則永遠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這話堵住了柔弱女子鴛鴦的所有退路。性格剛強的她不會不明白。
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她看過太多這樣不幸女子的凄慘命運。
書中第四十六回,賈赦欲強占鴛鴦為小老婆,鴛鴦有一段罵,罵的是被錢迷了眼,前來當說客的親嫂嫂。這段罵,罵得心生寒意。
原文如下:鴛鴦聽說,立起身來,照他嫂子臉上下死勁啐了一口,指著他罵道:“你快夾著屄嘴離了這里,好多著呢!什么‘好話’!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兒。什么‘喜事’!狀元痘兒灌的漿兒又滿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著他橫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臉呢,你們在外頭橫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爺了。我若不得臉敗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一面說,一面哭,平兒襲人攔著勸。
鴛鴦說得多么有道理!又多么可憐??!
這就是曹雪芹對世態的細微洞察,即使離我們有三四百年的光景,仍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些景象一般。
不論世道如何變遷,人性亙古不變。
這段對話,表面上看是鴛鴦彪悍,罵罵咧咧,不知禮節,實則是她內心最真實的控訴!
一個女孩子家,為家人已經做了這么多,鴛鴦的哥哥嫂嫂還不知足,還想靠著鴛鴦混得更好,發更大的財。
呵呵,他們只想從妹妹身上撈到更多好處,從來沒關心過妹妹。
這樣的利己主義者其實也真實地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在鴛鴦看來,做賈赦妾,是往火坑里跳,不是自己所愿,在哥哥嫂子看來,能做大老爺的小老婆,那是無限榮光,不但得名更得利。
可見,人心貪得無厭,并無飽足。捧高踩低是人的本性,得勢了便曲意逢迎,巴結討好,失勢了便冷眼旁觀,自動遠離。
這是更為可恨的,他們并非真的愛惜這個妹妹,而是盡其可能利用這個妹妹。
有的人,在父母兄弟那里,只是一一個牟利的工具而已。有利時竭盡全力榨取,無利時就置之不理,利用完了不管死活。在賈母活著的時候,鴛鴦無限風光,他們三三兩兩聚攏過來瓜分人家的勞動成果;賈母駕鶴西去,他們樹倒猢猻散,想方設法把姑娘往火坑里推,好多得一點好處。
鴛鴦上吊自殺后,我們看在一百一十回中怎樣描寫她嫂子的:
王夫人即傳了鴛鴦的嫂子進來,叫他看著入殮。逐與邢夫人商量了,在老太太項內賞了他嫂子一百兩銀子,還說等閑了將鴛鴦所有的東西俱賞他們。他嫂子磕了頭出去,反喜歡說:“真真的我們姑娘是個有志氣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聲,又得了好發送。”旁邊一個婆子說道:“罷呀嫂子,這會子你把一個活姑娘賣了一百銀子便這么喜歡了,那時候兒給了大老爺,你還不知得多少銀錢呢,你該更得意了。”一句話戳了他嫂子的心,便紅了臉走開了。剛走到二門上,見林之孝帶了人抬進棺材來了,他只得也跟進去幫著盛殮,假意哭嚎了幾聲。
最后,對于這個絕情的世界,她也沒什么值得留戀的了,她寧愿選擇了轟轟烈烈地死,而不是委曲求全地活。
鴛鴦,多么希望你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有你渴望的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