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個人,我很想親口告訴你,我很好。
有那么一個人,至今為止想起你我還是會有不甘心。
有那么一個人,我到今天都無法忘記你看我的眼神里那么多錯綜復雜的含義。
我很好,那么你呢?是否也如當初那樣喜歡襯衫,喜歡瞇著眼睛笑的像個狐貍一樣狡猾。喜歡想問題的時候瞇起桃花眼慢慢睜大?
青春是一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犢子。扯完,糟蹋完,還得懷念。
謹以此文獻給我們正在漸行漸遠的青春。
青春——明媚
在年少時,曾經的一段時光是明媚的。
那個時候,我們放肆的玩鬧,放肆的逃課,放肆的在長廊里面玩籃球。
每天下午自習的時候會比賽著跑向籃球場,去搶占場地。不管會不會有老師查班。然后在女同學的注視下,投進了一個又一個球。我想,那個時候,是男性荷爾蒙在起作用。
當黃昏時分的樹蔭打在臉上的時候,才知道,已經放學了。但是不甘心的向對手挑釁,約好明天再戰。
拿起放在地上的衣服,胳膊夾著籃球,沖回寢室。
然后在晚自習的時候,一邊用眼睛看著老師是否走過來,一邊往嘴里送飯,滿滿的一勺子,然后裝作看書的樣子狼吞虎咽的把飯送到五臟廟。
在作業做完的時候,我們會看小說,打游戲,傳紙條,做所有老師們認為是開小差的事情,還樂此不彼的一直玩到放學。
那個時候的青春年華,是明媚的,沒有憂傷,過著屬于我們的快樂生活。每天起來就是寢室,食堂,教學樓,廁所,籃球場,五點一線的生活。那個時候,我們的字典里沒有陰霾,沒有悲傷,沒有憂愁。
那個時候,我們說,青春既然不能夠被拒絕,也不能夠挽留,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揮霍或者珍惜。
那個時候,我們肆無忌憚,我們任意妄為。可是我們快樂。
青春——倔強
有那么一段時光,我們叛逆,我們覺得老師很討厭,我們想每天逃學打臺球,泡吧,喝酒,過著酒精煙草夜生活的小日子。
可是,我們想,只是我們想。我們不能付諸行動,然后,很多人用吸煙來麻痹自己。
我們開始向往愛情,我們開始羨慕那些出了校門牽起手的情侶,我們渴望自己也能夠擁有一段愛情,然后開始自己最美的年華。
是的,我們說,都希望在最好的年華遇見一個人,可往往是遇見了一個人才迎來最好的年華。
所以,我們期盼,我們等待。
等到那個人終于出現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塵埃落定,認準了這個人,義無返顧的跟他在一起。然后心里告訴自己,哪怕所有人反對,我也要跟他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唯一的代名詞是倔強,所有的人都逃不過這個詞,我們不知為何如此倔強。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跟自己對立的人是錯的。
我們跟父母頂嘴,父母的苦口婆心在此時成為了叨擾,我們厭倦,我們逃離,最后,我們做無畏的掙扎,都只因為我們想要自由,我們不喜歡被束縛。
我們跟老師作對,不喜歡聽課,漸漸逃課,偶爾夜不歸宿,偶爾跟朋友喝酒。我們倔強的以自己的方式經歷青春,卻也因為我們的倔強,讓自己傷痕累累。是的,我們那個時候倔強,認為自己是對的,跟自己對立的人是錯的,然后等到斑駁的傷痕落在眼底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曾經的倔強已經遠走,曾經的叛逆已經消失。遺留下的,是正在成長的我們。
青春——冒險
有段時間,我們很冒險,我們很猖狂。
做著學校明文規定不允許的事情,說著自己的小悲傷,然后肆無忌憚的目中無人。
那個時候,男生會在晚自習第一節課下課后躲在廁所吸煙,然后,會有兇神惡煞的女老師進去,男生們,便會一哄而散。是的,女老師,我想,之所以我們的青春那么妖艷,是因為我們學校的老師們都很,特別
也會有很多女生打著上廁所的名號晚回去十幾分鐘,那個時候不是真的有事情,只是覺得室外的空氣很新鮮。
那個時候我們膽子很大,會在老師云集的辦公室里偷班主任的假條,然后拿出去復印,復印品拿回來之后我們就會在任課老師的課上面堂而皇之的走掉,然后大搖大擺的出了門口,一路狂奔,我們的發絲在風中飛舞,給我們的青春畫上了最絢麗的一筆油彩。
我們也會在某個很隨和的老師晚自習的時候偷偷打撲克,然后誰輸了在誰的臉上貼紙條,卷子被我們撕掉,可憐的掛在一張張不同卻又相同的臉上。最后,一排人在教室后面罰站,卻笑得沒心沒肺。
我們很放肆。
我們會在宿管查完人數之后把被單系在一起放下去,然后拽著被單從二樓下去,逃出學校去通宵。然后在第二天早自習的時候睡得無比歡暢。
明媚過后,只剩倔強。
倔強走了,迎來冒險。
冒險結束,我們開始真正成長。
青春——成長
當我們十八歲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已步入大學,我們也開始在另一個環境中生活。在大學,沒有老師會耳提面命的告訴你好好學習,沒有老師會在乎你遲到與否,逃課與否。因為你來或者不來,老師都是拿一樣的工資。那個時候,我們開始想念高中老師。想念老師的苦口婆心,
當我們二十歲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漸漸成熟,我們也開始考慮或者規劃自己的未來。
很多畢業的學長會告訴我們,大學時期的戀人大都走不到最后。不愛的選擇分手,深愛的無法割舍。是的,因為兩個人的家庭不在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必須有一方讓步,或者,選擇分手。但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家庭。當我們選擇家庭的同時,自己又何嘗不心痛?深愛了兩年或者更久的戀人要在畢業的時候說再見。但這是正在成長的我們必定會經歷的一個時期。我們別無選擇。
我們二十歲,我們開始考慮自己以后要不要從事現在所選專業,我們也開始考慮一個月掙多少錢才能讓自己,讓父母過的好。
正在成長的我們,會在不久后領略社會的殘忍,現實的無情,也正是這些,令我們成長。
青春——至死方休
是誰說,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剩下那個正在成長。
我們不知道如何定義,何時我們的青春才算結束。
直到多年后的團聚。
我們闊別多時,我們坐在一起,服裝變了,氣質也變了,沒變的是這些人當年的情分。
我們談大學,說自己的大學如何如何的不好,但是如今卻過得風生水起,看不出自己的大學對自己有何影響。
慢慢的,我們似乎回到了當初明媚的那個時候,倔強的那個時候,冒險的那個時候,我們開始談笑風生,說著這些年沒有彼此的生活。
這個時候的我們,見慣了社會的黑暗,知道了歲月的無情,感嘆著自己青春已是,不在年少。
我們發瘋的想念曾經,想念我們一起瘋狂一起放肆的時候。
我們一起回想當年,人總說,趁我還年輕,可以毫無保留的為愛付出; 趁我還無知,可以完完全全的奉獻自己;趁我還天真,可以相信愛你是一輩子的事情;請你愛我的青春,愛我的癡狂,愛我的執著,讓我們在還沒學會事故計算的青澀年代,好好的為青春談一場戀愛。
當有一天,老去的我們坐在搖椅上,回想往事,骨子里興奮的細胞被喚醒,想起第一次親吻女孩子的雀躍的小心情,第一次牽手的羞澀。那個時候才發現,青春,從來都不曾遠離,亦不曾被遺忘。青春,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