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的有關統計數據,2017年以來,美國關門的線下零售商店,達到了2880家。而2016年只有1153家而已。據預測,2017年全年的線下零售店關門數量將達到8640家之多,這個數字,遠超美國2008年遇到的百年一遇的經融危機時期關門的6230家。
在國內,經常逛大型綜合性百貨店的人一定發現,昨天還開門的零售店,今天去就換了主人,而且綜合性百貨店,百貨越來越少,飯店娛樂場所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美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居然以超過市值的30%的137億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并不是最大的超市-全食超市。
全食超市在美國,是一家全部以綠色食品,天然食品為主的食品超市。這家連鎖店店用戶不過幾百萬而已,但是食品的價格,是普通食品的3倍之多。也就是說,如果通常你的家庭每個月花在食品上的錢如果上1000塊錢,去這家店要花到3000。盡管如此,這家店仍然受到了美國中產階級的追捧和擁躉。而對這家店的評價,甚至達到超市界的“谷歌”的高度,老板被譽為食品業的“比爾蓋茨”。
全食超市的經營理念是怎樣的呢?有這樣三個方面:
高質量的生活;
綠色健康的食品;
環境保護概念;
今天世界上更多的觀念是讓人們吃飽肚子,因此轉基因食品盛行。當然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問題,在國內的爭議一直不斷。而關于綠色食品,在國內也同樣被熱炒。在各大超市,都會有普通食品和綠色食品的不同柜臺,而價格也相差幾倍甚至更多不等。
全食超市的總裁麥基每年會把超市營業凈利潤的5%,投入到環保公益事業中,因為這個理念,還跟著名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發生過論戰。
米爾頓·弗里德曼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著名的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他的《得到》課上,經常提到這位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是197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足見其經濟學的地位。
米爾頓·弗里德曼認為,公司的利潤,應該用戶擴大生產,回報股東的利益,而不是投入到很難說用到什么地方的公益中去。大家都知道,即使在美國,用于公益的錢,其效率之低,令人嘆為觀止。
而全食超市的麥基認為,人們之所以接受全能超市,并不是因為全能超市賺到了很多錢,而是這個超市的環保理念。為顧客提供新鮮自然,有機的食品。而顧客的滿意,來自于社區的小環境,而優良的小環境,又來源于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這個大環境。因此,拿出錢來做環保方面的公益,反而會讓更多的具有相同理念的消費者加入進來。他們也樂在消費的同時,為自己生活的環境付出了積極的努力。
為什么亞馬遜,在全球零售店紛紛關門的當口,把137億美元投資給僅有幾百萬消費客戶的全食超市呢?
著名投資人吳軍先生,根據華爾街和媒體的分析,總結了如下三點:
第一、而這家全食超市,因為其獨特的經營方式,所以有著差異化的優勢,因此沒有什么競爭對手,不像傳統的線下便宜的零售店的競爭那么激烈。通過線下與線上的結合,給客戶節省的錢,讓客戶把省下部分,用到其他更多的消費中去,提高消費的價值體驗。
第二、亞馬遜發現,最開始雖然公司的利潤好像來自低端客戶,但是經過發展發現,其主要收入實際上是來自高端客戶。因此,收購這家全食超市,恰好其用戶全都是來自高端,一下子增加的高端客戶的人群,普通人無法消費得起3倍于普通食品的價格。因此讓自己的目標更加精準。
第三、全能超市在高端社區的融入非常棒,而商業和生活的融入將是未來的商業特點。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