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公園很寧靜。
懈下一整天在辦公室里緊張的疲憊,我來到了附近的公園。自從第一次來這里以后,不知不覺中我的傍晚就是屬于這里的寧靜與閑逸的了。
喜歡靠在臨湖的長凳上。每一次,走累了就坐在同樣的凳子上。腳下是波瀾不驚的湖面,偶有微風吹過,泛起些許漣漪。就像,就像平靜的我的心,喚起些許或暖或涼的記憶。
喜歡沉醉在這種小我的感覺中。“哇……”一聲稚嫩的哭聲還是讓我忍不住回過頭去。是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摔倒在了地上,此刻臉上正掛著委屈的淚。哭聲很大,糾起我心頭某根冷了很久的神經,正想過去扶他起來時,跑過來小男孩的媽媽,扶起他后用紙巾心疼地為兒子拭去眼淚,一邊還對他說著什么,只是太遠聽不見。
沒一會兒,就看見還有淚痕的小男孩的臉上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年輕的媽媽牽起兒子的小手,那稚嫩的粉手就像找到了安全的小窩,溫暖而舒適。
牽起手的那一瞬間,對年輕的媽媽和小男孩來說,是多么的習以為常。可是對我,卻是那一瞬的溫柔,撥動了那顆冰封已久的心。牽手,這個如此簡單的動作,卻是在向小男孩傳達著這樣一個迅息:寶寶別怕,媽媽永遠會保護你的。
牽手,這個如此簡單的動作,卻是如此深刻地振撼了我的心。當媽媽牽起孩子的手時,就代表了從那一刻開始,她宣告了她對寶寶的一種責任——負責他的快樂與平安。而孩子,那么留戀于媽媽那溫暖的掌心,是因為他只需承受那來自掌心的溫暖,而不需要回饋。
孩子,無辜的臉上,總會輔以無辜的眼神,讓人不忍,讓人憐惜。孩子,只需承載別人對他們的責任——或許這責任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畢竟這是讓多少人羨慕的特權。
曾經,我也是那個孩子;曾經,我也是那個把這種特權當作一種負累的孩子。只是,當我在不知不覺中,這種特權便悄然流失了。還沒來得及慶幸終于可以擺脫一種東西了,便開始了對這種東西的追憶。原來它是這么好的一種東西,為什么到現在才會懷念呢。
想起了那個夜晚,他的手第一次牽起了我的。還記得那是個月亮很圓很亮的夜晚,寧靜到能聽見幾聲蛙叫。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的小小的手便落在了他大大的手掌中了,是那種多年前熟悉的溫暖與安全。可是不對,明明還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東西。那是什么,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懂。或許是更多的溫暖吧,有時這么跟自己說。
從把我的手交到他掌心的那一刻起,一直以為那就是為我而設的安全的小窩。走過一段旅程,我才慢慢地懂了,它是我的安全小窩;而我也應該是他的安全小窩。
因為,我已經不再是孩子了。當他牽起我的手的那一瞬間,他把他的溫暖傳遞給了我,而那時的我并不知道,他,也一樣需要我掌心的溫暖。只是,走過那么多,我才發現這其中的奧秘。而他,也在那么長的路途中,等待著我慢慢懂得。
剛才那個流淚的孩子已經走遠了,遠遠地看見此時的他又掙脫開媽媽的手,笑臉如花地在追一只叫不出名的美麗小鳥。孩子,只要他想,什么都可以。而我,已經不再是孩子。
天,開始有點暗了;而心里,卻更明亮了。拿起手機,寫下一行字: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都是開心的,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開心。
因為,我的開心,是真正能傳遞給他的溫暖。
文|微克vicky
圖|網絡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第四期? 第三天 6月14日
或許你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