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一從經理辦公室走出來,就蹭蹭蹭跑到我的身邊抱怨:“我的天呀,經理又要把我們逼瘋了!”我問她怎么啦,她給了我意味深長的笑容:“意大利打電話給他了”,我回了她一個意味更深長的笑容。
我所在的企業是一家意大利外企。經理30出頭,一畢業就在這家企業工作,是公司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老好人的最大特征是什么?不懂拒絕
如果你只是一名無名小卒,別人的要求照單全收,當個老好人累的一般只有自己。但如果你是一位管著數百號人的經理,那簡直就好像你帶領大家,挖了個坑,齊齊跳下去。意大利的電話,就是那個最大的坑。
不管在意大利級別多低的人,找我們部門辦事,電話永遠是直接打給我們老板的。因為他太好說話,從來不會拒絕他們的要求。這批貨有問題?行,我來處理,然后花一兩個小時找到相關負責人,研究問題,解決處理;有個特殊項目需要加急完成?行,讓部門同事把手頭工作放下,先完成這個項目。
年終的時候,我們部門做了一個小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2017年讓你最開心/最溫暖/印象最深的事。很多同事空了這道題目,沒填任何內容。為什么?這一年是他成為經理的第一年,也是很多人工作最累的一年。他的“老好人”性格,給部門帶來兩個最大的問題。
一是失序。序,是一種規則,一種次序。為什么公司要分等級,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告訴我們,什么級別的人,做什么樣的事,遇到問題,先找同級處理,處理不了才往上提。貨物有問題,應該先找到相關負責人,直接躍到經理層面,就是亂了次序。因為經理還需要去了解事情始末,需要出主意,需要敦促事情進展,所花費的時間,可能問題早已可以解決。我們經理卻包容這些麻煩小事,給別人錯覺:找經理,好像問題都能解決,效果還不錯。“求助電話”源源不斷打向我們老板,問題無法同級傳播解決,只能上傳下達,造成時間浪費。
二是失心。心,為人心,指凝聚力。老板不“say no”,我們就接了一個又一個特殊項目。如果只是一兩個,作為“江湖救急”并沒有問題,但當特殊項目成了一種常態,手上日常工作又無法完成,項目做好了沒獎勵,做差了挨批評,天天如同打仗一般時,人心就散了,工作也只會越做越累,越來越沒意思。我一直認為,不過我們工作多少年,是否身處高位,遇到老板能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別人“say no”,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崇拜感和自豪感的,好像有了強大靠山的感覺,工作也會更有干勁。
我一直很尊重我的經理,卻也是很大程度上因為他的“好”。我是職場的無名小卒,但是當我問他問題時,他會很耐心給我解釋兩個小時(雖然因此導致一個會議推到下班之后才能開)。其他部門的人,總是有意無意提到他,羨慕我們有個好脾氣老板。
但是,好的老板永遠是剛柔并濟的,請允許我這個無名小卒在此吼一句,經理,請不要再當“老好人”了,勇敢“say no”,帶我們爬出這些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