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映的電影《芳華》,自從上映,每天朋友圈都有人陸陸續續的發文感慨,很多人都說看了多久,哭了多久。說真的,我是抱著好奇心去看的,看完非常不理解為什么編劇要把“活雷鋒”劉峰的結局設的如此悲慘?有人說,這就是現實,人善被人欺。
戰爭結束后的第一個畫面:
已經是殘疾人的劉峰跑到海南做運書的生意,車被聯防辦的政府人員扣留,強行要求交1000元的罰款,自己每個月辛辛苦苦的也才掙300元,車也就3000元買的,要交1000元的罰金,劉峰知道這是聯防辦的人自己黑錢,要求看罰款條例,和他們發生了爭執,右臂的假肢被撞掉,剛好被文工團的女同學看到,怒懟:你竟敢打殘疾軍人。替他交了罰款,這才換回了被扣的車。
本想著,銀幕上寫了幾年后,出來的畫面是劉峰已經是國家某部門高層干部,在辦公室喝茶看報。沒想到竟是為了生計,替人打工,車被扣,被人挨打,被人訛錢。一生做了無數好事,最終的結局卻是如此的不堪。
職場上,有句話叫做,層次越高的人越會算計,做人太善良你就輸了。
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能軟弱,老實人總會被人欺負,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小李是一名程序員,周六難得跟女交朋友在影院看電影,看到一半,被老板一個電話叫回去加班,他還總是安慰自己,老板重視自己,信任自己才叫我回去加班,而不叫別人,其實同事們都明白,研發部三個人,其他人都不加班,只有他加班,因為另外兩個人,一個是老板親戚,另一個脾氣比較大。說白了,小李就是職場中的“大善人”,遇到不好的事情,老板第一個就想到他。
借此電影,勸誡各位職場朋友,人善被人欺,做人要有脾氣,做個有骨氣的人。劉峰的結局確實是反應了一個社會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你在職場中,是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