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素問靈蘭
作者:獨孤園丁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吃喝拉撒睡,生命存在之現(xiàn)象也。《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所謂“升降出入”,指的是運動;“器者生化之宇”,“器”是宇宙間萬物的泛稱,大至“太虛”,小至身形藏腑,皆可名器。“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闡明了物質(zhì)與運動的關(guān)系,它是古人對宇宙萬物運動變化規(guī)律的總認識,即升降出入的運動是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沒有不運動的物質(zhì),物體的變化來源于運動,故而強調(diào)“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 ? ? 物質(zhì)的運動形式是很復雜的,《內(nèi)經(jīng)》則將其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的運動形式;就人體而言,則正是氣的不斷運動變化,才產(chǎn)生了生長壯老已的各種生理活動。所以氣的升降出入,又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本源和象征;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止,也就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結(jié)。
? ? ? 什么是人體的升降出入:因為人身也是一個“器”,故五官、藏腑等皆稱作器官。吃、喝,為“入”;大小便、出汗,為“出”;睡覺,則反映“升降”,即陽氣入于陰氣,心火下濟腎水,未濟之卦變化為既濟之卦,水火相交也。
想吃,脾氣足;
能吃,胃氣足;
脾胃之氣足,能消化,食物可以轉(zhuǎn)化為能量,則人身之正氣無虞矣。
拉、撒,是五藏聯(lián)合運化的結(jié)果。大小便正常,則五行(五藏)的生克制化有序。表明心、肝、脾、肺、腎功能正常,且能互相合作。
? ? ? 睡,是陽入陰也。睡眠正常,陽能入陰,是陰陽合和,水火既濟也。
? ? ? 故,吃、喝、拉、撒、睡均正常無偏,人則無病,健康無憂矣。
此為判斷健康與否之唯一“標準”也!
? ? ? ? 人體健康的五項指標:人身此五項“指標”中,若某一項出現(xiàn)偏差現(xiàn)象,則表明身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此時進行調(diào)理,此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
? ? ? 若待身體已出現(xiàn)各種難受的病癥狀況,才予治療,則已屬“亡羊補牢”之舉;若僅依靠體檢,發(fā)現(xiàn)問題,往往已是“形而下”(儀器看得見,或摸得著)層面的疾病,多晚矣……
人身也猶如一座工廠,如果原材料(固體-食物、液體-水)消耗正常,經(jīng)過生產(chǎn)各道工序后,排出“三廢”(廢渣-大便、廢液-小便、廢氣-矢氣)也正常,則產(chǎn)品(氣、血)必合格。
? ? ? ? 哪一道工序出了偏差,則生產(chǎn)出次品;如工序出現(xiàn)大問題,則會停產(chǎn)。
? ? ? 除此五項“指標“外,還有大量“指標”,或者叫現(xiàn)象,可以反映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情況,當然也可以反映疾病狀況(中醫(yī)稱之為辨證),只是人們?nèi)狈λ嘉颍蛉沼枚恢淅硪病?br>? ? ? 凡觀乎外,而知其內(nèi),實為《易經(jīng)》之理,“象”之文化,中國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
? ? ? 比如看病,不能只是辨證查脈看舌,要拓展思維,去觀“象”、辨“象”,即可知病。比如:有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或所謂“膽小怕事”之人,膽虛也。
? ? ? 若談話不愿直視對方,多心氣虛也;或心中有“鬼”,講的是假話。有點什么動靜就心驚,或心跳加速者,必心陽虛也。
? ? ? 俗言愛發(fā)“脾氣”者,是肝火旺盛也。肝火是一種有能量之氣,中醫(yī)稱之為“相火”或“龍雷之火”,是“肝氣”,并非“脾氣”,俗語有誤也。
剪指甲,清脆亂飛,血虛也。
? ? ? 唇紅,脾陰虛也,小兒尤明顯。
? ? ? 諸如臉紅病在心,面白病在肺,黃則病在脾,青則在肝,黑則在腎,之類,豈非中醫(yī)辨證?
? ? ? 爬樓或動而氣喘,肺氣虛也。
? ? ? 須發(fā)白,肝腎脾虛也。人身與自然相應。自然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之對應,人有五藏-肺肝腎心脾。自然界有草木,人身對應頭發(fā)。草木生長有三要素,土地、陽光、水;頭發(fā)生長要脾(土)、肝(陽光)、腎(水)。
? ? ? 因此,頭發(fā)白,是脾肝腎虛衰,頭發(fā)掉,是脾肝腎敗也。
? ? ? 不同部位:頭發(fā)整體花白,此人聰明,所以煩惱多,脾肝腎,乃至五藏皆虛也;兩鬢或巔頂斑白,脫落,肝(膽)虛,陽光不足也;后腦勺白或脫發(fā),腎(膀胱)虛,水不足也;前腦門白發(fā)或脫落,脾(胃)虛,土地不肥也。
? ? ? ? 須與發(fā)不同,沖脈(屬奇經(jīng)八脈之一)所主。發(fā)白須不白-沖脈未傷;須白發(fā)沒白-沖脈受傷,五藏未虛也。
腋毛白,心虛也;陰毛白,肝虛也。
? ? ? 不能走長路,腎虛也。經(jīng)言:“腎為作強之官”。
? ? ? 好動,坐不住,陰虛陽亢也;好靜,不愿動,陽虛陰盛也。
? ? ? 愛吃雞蛋黃,陰虛也;喜吃蛋清,陽虛也。因黃為陰,清為陽,身體缺乏才想。缺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吃什么,吃什么就補什么。此中國飲食文化之核心也。
? ? ? 西方所謂“科學”飲食,講究各種營養(yǎng)搭配不偏,而不懂身體的感受和“語言”,只是吃飽了的層次;而中華飲食文化則講究不僅要吃飽了,還要吃“好”了,更高的標準是要吃“美”了。所食之物才是身體之急需。東、西方文化差別很大,一個是做什么吃什么,一個是想什么吃什么,二者是一個層次嗎?
? ? ? 兩個人,小兒也一樣,身高、胖瘦幾乎一樣,但體重差別很大,為何?差在骨髓多少,體輕者骨髓枯少也!骨髓枯少,則腦髓亦不足,不只是智力受限,老了必腦痿縮也!
現(xiàn)代小兒個高而體輕,即骨髓不足。原因是什么?學習西方,喝牛奶是其中重要因素。
? ? ? 牛奶乃小牛所食之物,可生長迅速,牛之特性也;人多食之,骨頭長得快,個高,骨頭長了,然精髓跟不上,必枯少也。
? ? ? 中醫(yī)理論中的牛奶怎樣吃:中醫(yī)里,牛奶是一味藥。《溫病條辨》曰:“胃液干燥,外感已凈者,牛乳飲之。”此乃甘寒養(yǎng)陰之法,只適合陰虛而陽未虛之人,然無病的健康之人為何要天天喝牛奶呢?健康之身非要喝到陽虛不可嗎?
? ? ? 我的建議:小兒還是少喝牛奶,多吃糧食為好!何也?牛奶,肉類等,你扔在地上看,腐敗也;糧食扔在地上看,長出生命來。所以多吃糧食,就是種子,就是生命,可以補充提高人的生命力,不僅僅是攝入“營養(yǎng)”,其理值得深深玩味。成年人如果非好牛奶這一口,可加入生姜一、二片同煮,以平衡陰陽可也,然后總不如喝碗小米或大米粥更能養(yǎng)人。
? ? ? 好色與腎虛:成人不長個了,髓枯則多由傷精所致。精髓精髓,精生髓也,精不足則髓必枯,自然之理,應好自為之。男人好與女人為朋,女人愿與男人為友,前者陰盛陽衰,后者陽盛陰虛也。為何?《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
好色者,腎虛也。
記性差,腎虛也,(因腦髓歸腎管);想不起來,心陽虛也(雖記住了但提取不出來)。
精力嚴重不足者,虛癥也(氣血虛);精力格外充沛者,癆證也(血虛氣不虛,陽氣外越)。
? ? ? 陽痿者,肝虛,因肝主筋也;早泄者,腎虛,因腎主“作強”也。
? ? ? 夢見腹饑進食,食不能飽,脾虛也。
? ? ?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留心觀察、參悟,可窺一斑而知全貌也!
然上述所言,僅是知現(xiàn)在,一般之智也;若以現(xiàn)在能知預后,推斷未來,方為上智。
? ? ? 昔日箕子見紂王用象牙筷子吃飯,即知商朝將休矣。其嘆曰:“彼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將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則錦衣九重,高臺廣室。稱此以求,天下不足矣!遠方珍怪之物,輿馬宮室之漸,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
? ? ? 醫(yī)圣張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
? ? ? 五運六氣和疾病,養(yǎng)生或治病,用中醫(yī)的眼光來看,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因天地之道是循環(huán)往復。每一個時代,都對應有這個時代最恰當?shù)拇蠓ā?br>? ? ? 看看當前疾病的大致性趨勢:肝炎病人極多(肝的五行屬性為木,而現(xiàn)在為大天時的風木主事,肝火太過,最為常見);腦心血管病患者隨處可見(肝與心臟,一個調(diào)節(jié)血液,一個運行血液,在中醫(yī)里,肝藏與心包絡都帶有木的屬性);各種脾胃病也是常見,因肝膽克脾胃(肝五行中為木,脾五行中為土,木克土,肝脾傳脾。
? ? ? 因此,當今防治疾病的最佳方法應該是:
滋肝血以柔肝疏肝(滋肝陰以配肝陽),兼顧腎氣(腎為水生木,是肝之母)。
? ? ? 肺病咳嗽類的疾病,也與肝有極大的關(guān)聯(lián),肺五行為金,金本克木,若木氣強盛,則金反受木的欺侮。治肺病考慮到肝的因素,必定更容易治愈(金木交互之法)。睡眠不好,難以入睡,凌晨容易醒來,也是肝血少,肝陽太旺的緣故,成語'怒發(fā)沖冠',發(fā)怒時,氣上沖,說明肝火太旺。人在睡覺時,陽氣進入陰氣里,肝的陽氣上升太過太盛,就會使全身的陽氣都不容易潛入陰分,所以入睡困難;凌晨時分,如一年的春天, 這正是肝木主事的時候,肝血少,肝氣上升過旺,要想不醒來,是不可能的了。
? ? ? 前列腺病,中醫(yī)講腎主二便,而肝主疏泄(疏泄,如汗多疏泄太過,汗少疏泄不及,尿液也是如此),治腎的同時要兼顧治肝。
? ? ? 如此等等,各種疑難雜病,皆可以從肝血少肝陰虛的角度去考慮, 所有的病都容易治愈。
? ? ? 熱勝則易傷肺金,或引發(fā)"乙型腦炎"之類溫毒流行。因而可先預防之,以應對炎熱。可先補肺金,以防火來克金。南方之地,炎熱氣候氣化運行先天,應重點防范。
? ? ? 防重于治,是中醫(yī)的精髓,只有根據(jù)氣候的情況,提前進行保養(yǎng),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避免重病急病發(fā)生。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