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生活恰似一場悄無聲息卻激戰(zhàn)正酣的漫長征途。
那句“任何擊不垮你的,終將使你愈發(fā)強大”,對于中年人而言,絕非空洞的口號,而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們這些 80 后的中年人,雖然內(nèi)心深處仍涌動著青春的活力,雖然總感覺自己依舊年輕,卻未曾料到,生活已悄然給我們設下重重關卡。
贍養(yǎng)老人:于疲憊間擔起責任
人生一旦步入中年,贍養(yǎng)老人,就已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老爸老媽的生活點滴,都需要我們記掛在心。
如果雙方父母身體健康,那是我們的福氣,而一旦身體有一個什么閃失,我們就少不了在醫(yī)院、單位、家之間來回不停的奔跑,那樣一種心力交瘁的生活,會讓我們陷入到心情的低谷。
就拿現(xiàn)在的我來講,由于母親去年的突然中風,父親單獨一個人照料略顯手足無措。我即使非常擔心,可也無法置工作于不顧,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時間?;丶姨酵?,多幫襯幫襯。
這樣一來,我的作息時間就變成了周一到周五上班,下班后擠出時間去看看父母,到了周末更是呆在老家陪伴。
來回奔波最初的一兩次尚感新鮮,后來的往返奔波就變成了一項負擔,一旦工作的閑暇時間,腦袋里就想著要幫他們添置什么東西,時間久了,身體和精力自然有點吃不消。
可,即使身體疲憊不堪,一旦回家看到老爸一個人瘦弱的身體在田間來回奔走,看到以前從不進廚房的他,現(xiàn)在在廚房里叮叮當當弄個不停,我依然覺得自己應該要擔起這一份責任。
這份擔當,讓我也在困境中學會了堅強,也讓我對生命的傳承有了更深的感悟,開始珍惜與親人之間相處的每一刻。
子女教育就業(yè):于焦慮中探尋智慧
時值中年,除了要照顧老人的身體與心情,更有嗷嗷待哺的下一代等待著我們?nèi)プ甜B(yǎng)。
都說人間最偉大的愛來自于父母對子女的愛!對于父母的贍養(yǎng),我們可能還或多或少有點微詞,感覺打亂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但是對于子女的教育與培養(yǎng),我們每一對中國父母都感覺責無旁貸。
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在我們漸漸衰老之時,子女的教育與就業(yè),就宛如兩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我們心頭。
無論是孩子的考大學,還是到未來職業(yè)方向的規(guī)劃,每一步都不容有失。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業(yè)有成,能夠出人頭地,但在當今社會孩子面臨的壓力也是非常大,有時候我們又不得不陷入到自我懷疑之中,感覺是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尤其當今社會科技的發(fā)展,就業(yè)率的不斷上升,讓我們中年人感覺被社會所淘汰的速度太快。
為了不屈服于命運,我們也開始嘗試著向新興事物學習,也開始改變自己原來的教育思路,并逼迫自己努力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這樣一份慢慢的改變中,我們也增加了一份人生閱歷與智慧。
相較于老一輩而言,我們對將當今的就業(yè)形勢更多了一份認知,也對子女的生活多了一份理解,我們自然也有理由相信子女們獲得的愛將超過我們現(xiàn)在所得到的愛,這何嘗不是人類的一種進步與幸福?!
職場打拼:于壓力下收獲堅韌
中年人既要照顧老人的身體,又要規(guī)劃子女們的生活。其實,在職場,我們中年人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既要與朝氣蓬勃的年輕一代競爭,又要承擔重要的工作職責,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為了給家庭提供穩(wěn)定的物質(zhì)保障,他們拼命工作,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工作壓力如影隨形。
但,如果我們打開思路,像年輕一代學習新科技,學會享受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工作也可以變得高效有趣。
工作中難免會受氣,有時候來自于同事的不理解、領導的指責,甚至于有來自于合作方的無理要求…但,作為久經(jīng)沙場的職場老兵,我們明白:每克服一個困難,就會成長一分;每經(jīng)歷一次挫折,就會更加堅韌。我們慢慢會明白,職場的拼搏不僅是為了生計,更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
中年人的生活雖繁雜瑣碎,但這些生活上的瑣碎如同磨刀石,磨礪著我們的內(nèi)心。讓我們從最初的手忙腳亂,逐漸走向強大與豁達,在歲月的洗禮中,綻放出獨屬于中年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