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食于溫飽者而言,是暖胃的食材,于品味者而言,是唇齒間的留戀。
生活在凡塵中,用生理的胃去感受食物帶來的溫情,用敏感的味蕾去品嘗美食的味道。每個人對于美食都有不同的見解,對于味蕾而言,品味的何嘗不是生活。我們所生活的酸甜苦辣,不正是從我們的味蕾中蔓延出來的。感知都有所不同,但是美好的食物共享卻是共通的。
美食是增進(jìn)彼此情感的催化劑。嗯,好久不見,希望沒有來得太遲,愿你的守候還值得。
02
決戰(zhàn)食神,等待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也是過了蠻久,本來正月初一要上映的,但是改檔到元宵。其實并不是這部電影有多好看,只是因為小白對其有一份期待在里面。就好像烹飪一道美食,想要品嘗到其中滋味,你就需要耐心的等待。
從《十二道鋒味》到《決戰(zhàn)食神》,現(xiàn)在很多真人秀IP都搬上熒幕變成電影,把美食用故事的形式去展現(xiàn)出來,也許,故事與情懷這兩個賣點是影視人慣用而且管用的招數(shù)。
影片的故事并不算新穎,在廣州一個普通的七記餐廳,高天賜就是這里一個廚師,炒著老百姓喜歡的家常菜,經(jīng)營著這間普通的餐廳。安保羅是一個國外鍍金回來的米其林大廚,他開的餐廳就在七記對面。兩人數(shù)度交手,從菜市場較勁到餐廳門口擺擂,到大賽的對決,電影里的音效渲染得劍拔弩張,但過程卻是有點尷尬。
給阿婆送夜宵魚粥,阿婆都忘了他是誰。喂小狗吃八寶牛皮粥,那條小狗也叫小白。這很好,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做出的菜應(yīng)該不算難吃。畢竟小白也是沖著偶像看的電影。
03
美食爭霸賽,高天賜做了一道叫化鴨,而安保羅準(zhǔn)備了一道鵝肝醬,誰贏了就可以挑戰(zhàn)食神。但劇情不可能發(fā)展得這么順利,一個故事需要制造一些波折。高天賜敗了,而安保羅的女朋友跟了他的老板,他的味覺也沒了,對戰(zhàn)的資格也被取締了。這跳脫的劇情著實讓小白有些措手不及,也不知道后期剪去了多少片段。
在這些插曲過后,兩個人竟然惺惺相惜,在一起了。兩個人胡亂說了個借口就有了參加國際廚藝大賽的資格,不過當(dāng)謝霆鋒穿上廚師服,認(rèn)真專注做菜的模樣,讓小白以為在看十二道鋒味。整個比賽現(xiàn)場看得人熱血沸騰,看著臺下?lián)]舞的熒光棒,活脫脫就是演唱會現(xiàn)場的氛圍啊。
雖然,小白對于美食的渴望遠(yuǎn)遠(yuǎn)不及于對金錢的欲望,但美食是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一個美食影片渲染出了武林氣息,高手過招,尋常的招式都顯得有如神助,信手捏來,如魚得水。高貴不一定能俘獲評委的口味,但心誠,也不一定能吃。
畢竟,美食,是可以吃出幸福感的。
04
在片尾的時候,葛優(yōu)的旁白:廚師的最高境界,是舌尖到心間的美味關(guān)系。好的廚師會讓你的幸福感,從舌尖一直流淌到心間。
對于美食最深刻的理解,就是來源于故鄉(xiāng)的青澀時光,來源于玩伴的歡聲笑語,更來自于長輩的教導(dǎo)。當(dāng)天賜雙手端上那碗面給他父親的時候,記憶翻涌而來。食神端著那碗面,吃著吃著不禁熱淚盈眶,因為吃的是舌尖上的美食,感受的是心間里的親情。那是熟悉而又久違的味道,
小大排檔里的一盤炒田螺和精心烹制的法國蝸牛,對于不同人來說,都是美食。新舊交替使然,在快速消費的時代,中餐與西餐的融合,在并存中產(chǎn)生的矛盾與摩擦。但是正因為不斷地創(chuàng)新,那么也才會出現(xiàn)一種新鮮的平民美食文化。
就像我們喜歡看的《舌尖上的中國》一樣,我們不僅喜歡的是各地的美食,而是美食背后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許,廚師就是一個艱苦而又孤獨的職業(yè),自己選擇這條路,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只要吃菜的人開心,那么對廚師才是最好的回報。
05
我們都是凡人,也習(xí)慣了煙火,在尋常巷陌,能夠感受每一道平凡的食物帶給自己味蕾的精致體驗。把煮菜當(dāng)成一件藝術(shù)的事情去做,那么,美食,于每個人而言,都不曾遙遠(yuǎn)。
就算是一碗普通的素面,對于飽含溫情的我們來說,不也是珍饈佳饌。一頓平常的粗茶淡飯,對于滿懷感恩的我們,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美食我們而言,不正是街頭那一份腸粉,外賣里的例湯,故鄉(xiāng)的一碗粿條湯,一頓媽媽包的餃子。
最后,愿美食不被辜負(fù),也愿你的等待不被辜負(f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