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一個喜歡看仙俠劇的人兒來說,最近沉迷《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古裝仙俠劇也是情理之中,不過,跟過去的沉迷不同,這次翻來覆去把這部劇看了兩三遍,精彩的集數更是反復四五遍。不單單看劇情,更思考人生。借著劇情思考自己的人生。平日里被生活瑣事分神,自然一切以權衡利弊出發。仙俠劇里不受雜事紛擾,倒是追求更純粹些。劇中的愛恨情仇不摻雜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主線清晰,人物豐滿,看得觀眾一起喜怒哀樂,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
? ? ? 作為三十而立的已婚婦女,如此鐘情此劇更多是因為劇里不顧一切的愛情起了決定性作用。曾幾何時,我都覺得不顧一切的愛情只有傻子才做得到。像我們這般凡夫俗子怎么可能做到?談個戀愛,一定是看相貌,評人品,論家境,唯獨不看兩人是否相親相愛。但求門當戶對,平平淡淡過日子。之所以把愛情拿不相干的外物評估,是因為感情不可靠,感覺不可琢磨。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社會上感情騙子層出不窮,所以,人人自保,不敢聽心的聲音,一定要聽腦的分析。到最后,可能找到一個外在評分都合格的人,可就是心里空空的。以前,覺得成人的社會就是現實。無論你條件如何,總希望找個條件更好的人,哪怕雙方對彼此并無多少心動,也無關系。畢竟,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人到中年,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一一滿足后,開始回頭懷念年少時的不顧一切的愛。人越長大,越明白,“夫妻恩愛”才是作為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言傳身教。讓子女看到愛,體會愛,學會愛。這才是立人之本。心中無愛的人即使再聰明,再能干,終究不能體驗“人之常情”。做一個無情的人,可能不會傷心,難過,擔心等,可是會空虛,會迷茫,會找不到身而為人的樂趣與意義。這就是那些高智商犯罪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可還是會輕易做出傷害別人,危害社會的事。所謂“反社會人格”,大概就是極度自私,極度無情的人格。
都說這社會風氣世風日下,是因為一切向“錢”看,做人的基本底線沒了,自然會亂了套。希望以后的人生中更多地聽從“心”的聲音。無論身處什么境地,都要做自己的主人!“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善惡一念之間。要過什么樣的人生,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