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宋冬青喜歡晚上。最好連月亮也不要有。這個漆黑的世界成了他最好的避難所,就算走在大街上,也沒有人會認出他來。那是他可以“光明正大”挺直腰桿的時候。
他也喜歡夏天的午后。毒日頭白晃晃的燃燒著山坡,屋頂,還有每條胡同。宋家寨除了各路的知了“嗚啊嗚啊”的聒噪聲,街上安靜的很。
大人們都躺在自家炕上午睡,有小孩兒的人家大人可撈不著午睡,得用蒲扇給睡著的孩子扇風,驅趕蚊蠅。像宋冬青他們,早就不屬于小孩兒那一群里的了。他們趁大人們睡著,偷偷摸摸地跑出去,去河里洗澡,去林子里捉知了。前幾天宋冬青去宋華陽家,正巧遇到宋家琦和宋浩他們幾個偷偷的在她家的臉盆里洗面筋。
從面缸里舀半小碗白面,倒進紗布里裹好,一只手攥住開口,把紗布放到水盆里,兩只手一起對著紗布里裹的面粉,搓啊搓,洗呀洗,這半小碗面粉,能洗出一小塊面筋。要這玩意兒干嘛?自然是去捉知了了。這玩意兒可粘著呢。找一根長桿兒,在桿子的頭兒糊上一圈,悄悄地把這頭伸向趴在樹干上的知了的翅膀,好家伙,只要挨上了,管你怎么撲騰,指定跑不了了。
宋冬青自己當然沒這么玩過,不過是洗面筋的事兒東窗事發,宋華陽把他們幾個一頓臭罵,最后在要求他們帶著她和宋冬青一起去捉知了而告終。
那是他離宋家琦他們最近的一次。
他小心翼翼地拿著他們面筋和捉到的知了,不遠不近的跟在隊伍的最后頭,認真看著他們幾個的動作,以便能提前揣測出他們要什么東西,好趕緊遞上去。雖然被人使喚了一中午頭,可是他很開心,他覺得自己能幫上他們了,他們以后也許會跟他一起玩兒了。
結果今天就在河邊遇到了宋家琦他們。他們還是一樣,沒有什么變化。
那輛老舊的自行車還老老實實地靠在原地。
宋冬青想把它推進門,手握著車把,卻又狠狠地把它推回到墻上。誰愛偷誰偷去吧!
院子里的人聽到了動靜,老太太趕緊迎出來。
“你咋才回來?快,快進屋里吃飯。”老太太一邊跟正往屋里走的宋冬青說話,一邊去墻根上把自行車扶起來,推進院子里。
宋冬青悶聲悶氣地應了聲,直直朝屋里走去。
黃土砌的鍋臺上落了一層蒼蠅,他一進屋,“嗡——”的一聲都被嚇地飛起來,有些愣頭愣腦的飛的急了,竟撞到他的額頭上,撞暈了。他抬起腳,一腳踩死了那只可惡的蒼蠅。
宋曉春就在灶臺旁坐著,也不嫌熱。
“你才回來?我們都吃完飯了。”她也不動彈,就仰著頭跟宋冬青說話。
“你操什么心!”他翻了個白眼,懶得跟她說話。
她也不說話了。
屋里還有沒散盡的飯菜香,又是扁豆炒土豆的味道。
打開飯櫥,哼,果然。好的是今天奶奶新拉的鍋貼,只用水和的面,沒放蘇打粉,也沒用酵母,吃起來有嚼勁,還甜絲絲的。
老太太支好車子,看到宋冬青就站在飯櫥跟上狼吞虎咽的干啃鍋貼,趕緊給他端過來一碗水。
“別只肯鍋貼,飯櫥那不是給你留菜了?”
宋冬青接過碗,“咕嘟咕嘟”把水灌下去,還沒嚼爛的餅被一并帶進了胃里。頓時感覺胃里沒那么空落落的了。
老太太這么一說,他只得假裝不知道似的再往飯櫥里一瞅,這才瞧清了,土豆里居然還燉的雞架!趕緊端出來,放到鍋臺上,從旁邊抽個板凳坐下,啃起雞架來。
宋曉春就坐在旁邊,直勾勾的盯著她弟弟手里捏著的那塊雞骨頭。
宋冬青把啃的干干凈凈的雞骨頭扔到院子里,因為過會兒鄰居家的貓就來吃了。
把手里的骨頭扔了,宋曉春就盯著菜盆里的雞架。
宋冬青每見她這樣就毫無緣由的生氣,“你到一邊兒去,別在我跟前!”
聽到弟弟這么說,她便往后挪了挪板凳。
宋冬青心里更惱了,可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他知道她想吃,可他不愿意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