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1.晴天星期6
讓孩子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坐在教室里,面對老師的提問,他能否把手高高地舉起來?如果你的孩子進入小學學習,他能否很快與新伙伴打成一片,很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果班級里選舉小隊長、中隊長,他能否自告奮勇走上講臺,對全班小朋友說:“我能行!我來當!”這種勇氣和力量來自于哪里?這就是自信!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一個人的精神脊梁,自信是每個人成功的前提。一個人沒有自信力,便沒有力量;一個人沒有自信力,便沒有成功。自信的孩子往往生活在很有安全感的家庭里,自信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挫折,也不會動搖自己努力的方向。
孩子的自信力從哪里里來?孩子的自信力是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目光中來。如果在大人的目光中,孩子是一個大寫的人,孩子的權利、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的選擇、孩子不同的意見都能獲得大人的尊重,這樣的孩子就有自信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缺少自信力。因為每個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是通過大人的眼神來了解的。所以大人的眼神和評價如同一面“鏡子”,孩子在父母這面特殊的“鏡子”里,看到自己的“五官和外貌”,在父母的評價中才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在尊重、信任、欣賞的目光下長大的孩子有自信力,走起路來也是雄久久氣昂昂的。在卑視、嘲笑、嘰諷的目光下長大的孩子,連走路也不敢抬起頭挺起胸。
孩子的自信力從哪里里來?孩子的自信力是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言語中來。其實,大人的語言具有非常神奇的功能。如果孩子經常從大人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你真的長大了!象個真正的男子漢!你天天都在進步;你會做越來越多的事;你很棒!爸媽為你的成長而感到驕傲!”時間久了,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潛能和天賦,從而建立自信心。但有的家長對孩子喜歡求全責備,喜歡橫挑鼻子豎挑眼,喜歡把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去攀比:“你看,我的孩子不行!你家小明、小玲多棒!”“我的孩子真笨!”“嗨,我的孩子沒希望了!”家長這樣的話,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與傷害,如果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經常被父母批評與否定,自然會覺得自己很無能很自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在小朋友中間抬不起頭來,失去勇氣與自信。
孩子的自信力從哪里里來?孩子的自信力是從成功的實踐中來,從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體驗中來。在生活中在學習中老是失敗的孩子不可能有自信力;從小到大離不開父母包辦代替的孩子不可能有自信力;在溺愛、寵愛中長大的孩子不可能有自信力。
在幼兒階段,孩子在父母的鼓勵下,學會了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綁鞋帶,自已整理床鋪,自己事情自己做。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在成功的體驗中,建立了自信。
在小學階段,孩子的每一次測驗和考試不可能都是100分,衡量孩子成功的指標也并非只是100分。從孩子實際出發,每個孩子的“起跑線”都不一樣,每個孩子的潛能也不一樣,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只要有進步,有發展,哪怕只有唯不足道的一分二分也是成功!一個孩子的數學考試只考了60分,媽媽不僅不責罵他,反而說:“孩子這次考試雖然是班級的最低分,但與上一次考試相比,你進步了2分!這就是成功!媽媽相信你,只要繼續努力,一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媽媽這一席話,無疑成了孩子自信力的加油站。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碰到了困難、挫折乃至失敗,我們只要積極引導,積極吸取教訓,跌倒了,繼續爬起來,一定可以恢復孩子的自信心。
那么,你的孩子有自信力嗎?不妨透過下列測試題來了解。
1.你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個好學生嗎?
2.被老師批評了,他會覺得難過嗎?
3.如果別人贊美他,他不會抱懷疑態度嗎?
4.你的孩子從來沒有感到自己不如別人?
5.孩子對自己的外貌滿意嗎?
6.孩子在同學伙伴中受大家歡迎嗎?
7.孩子對各門功課都喜歡嗎?
8.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滿意嗎?
9.孩子能經常得到老師表揚嗎?
10.孩子認為自己的優點比缺點多嗎?
11.孩子希望自己有潛力多學一點才藝嗎?
12.孩子一旦下定決心,即使困難很多,也會堅持到底嗎?
1.家長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給孩子一個安全、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2.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他在家庭中平等的地位。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意見。
3.不用傷害孩子自尊的言語:“你真笨!”“你沒希望了!”
4.對孩子多鼓勵,多肯定,多贊美,當好“拉拉隊”。
5.堅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遇到再大的挫折和風浪,也難以沖垮家長對孩子信任的提防。
6.學會“一分為二”的辯證法,用積極樂觀的方法,引導孩子重振旗鼓,恢復自信。
7.多給孩子成功的平臺,給孩子適度期望,跳一跳,讓孩子摘下蘋果。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價值感和勝任感。
8.家長面對社會競爭和生活壓力,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力。
延伸閱讀:
讓孩子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讓孩子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您不妨試試:
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作業有道題不會做。”你在外面一時不能輔導他,告訴他具體時間:“你先自己想想,等媽媽回到家給你講解,好嗎?”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孩子犯錯誤時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眾指出,或者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
4.孩子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該媽媽倒杯水,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讓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孩子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獎狀、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給孩子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物品,并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土壤。
9.不對孩子說:“鄰居家的孩子都會了,你怎么還不會!”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帶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嘗試讓孩子去算帳,并讓他把錢交給收銀員。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給孩子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讓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孩子擬訂詳細計劃,并提醒他執行。比如幫孩子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孩子,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孩子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孩子今天的作業全做對了,有進步嘛。”不要說:“孩子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贊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本來并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孩子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孩子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夢想做的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盡量讓孩子在生活中脫離依賴。上學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讓孩子從小學會游山玩水。帶孩子旅游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孩子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