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直以來,教養是隨時掛在嘴邊的詞語。我們用來要求自己,用來評價他人。公共場所大聲講電話,我們會投以目光的注視,心里咕噥一句沒教養;因小事計較吵鬧,我們也會用沒教養予以評說……諸此種種,教養隨身攜帶,信手拈來。其實,對別人錯誤的不計較也是一種良好的教養。
? ? ? ? 近日有一則新聞,廣東的一名快遞員因送錯快遞遭客戶投訴到國家郵政網站,這名快遞員在另一名快遞員的要求下,向女客戶下跪道歉,請求撤銷投訴。雖然女客戶表示下跪并非其要求,但也難免讓人唏噓。其實,此類事件經常發生。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強勢的一方,是被服務者,是顧客,是上帝,享有相應的權利。我們非常珍惜權利,懂得維護權利。但可否在他們犯了錯誤時多一分寬容,少幾分計較,體現我們良好的教養?
? ? ? ? 我一直是個比較強勢的人,萬事講理講原則,對待別人的錯誤不夠寬容。可生活和身邊的人會讓你逐步成長的。那是去年發生的事,與兒子到享客來用餐。因點餐員的失誤不僅送錯了餐,而且等待很久。急性子的我就大聲叫來經理與之反映情況。可兒子擺擺手說,沒關系,餐點不用換了,太麻煩了。等經理一走,兒子就開始說:媽媽,你知道嗎?教養是用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的。餐點錯了沒關系的。我還與他理論:你都不懂維權。他說:這是小事情,沒必要計較的。他的想法和觀點至今讓我記憶深刻。
? ? ? ? 雖然說有理走遍天下,但有理也要讓別人三分。對于非原則性錯誤,能原諒則原諒,給他們糾正彌補錯誤的機會便可。寬容人與人的差異,包容別人的不足,對別人錯誤的原諒與不計較,也是我們良好教養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