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這篇文章的應該是和我處境類似的人,家人和夢想之間的矛盾我們到底該怎么處理?
現在我們接觸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在說年輕人就該有夢想,有夢就去追,堅持自己的夢想,諸如此類。可實際上有很多因素讓我們走的很艱難,甚至是難以抉擇,這次我們就來聊聊家人這一固定因素。
就用我自己的故事和大家探討一下吧。
首先,我的夢想并沒有多大,多難實現。就是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同時再多賺點錢。現在目標方向都定下來了,所以可行性還算是高的。因為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而且也正在朝既定目標努力,所以不考慮放棄。也正是因為如此和爸媽有了矛盾。
在校期間爸媽提過讓我畢業回家考公務員。因為還沒畢業,他們也就沒上綱上線,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只是說說而已。
畢業之后來一線城市實習工作,感覺離想過的生活近了一大步,同時也了解到自己的就業方向和能力上的不足,決定報一個培訓班,學點東西讓自己入門,也算是提升一下自己。也正是這個決定徹底激怒他們,和他們大吵了一番。
爸媽本是很好溝通的人,之前和他們的關系更像是朋友,想著他們應該能理解我的想法,所以還懷著“和其他家人不能理解的朋友比起來我是幸運的”這種想法。
能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再做到經濟獨立,夢想和家人之間也就沒什么矛盾可言了。
不知道是高估了自己的表達能力,還是高估了爸媽的理解能力。在跟他們說完我的規劃和目前的狀況之后,他們的反應很激烈,直接說出讓我第二天就買票回家這樣的話。
高考填志愿的時候爸媽是希望我能出來多看看的,所以我選了離家很遠的大學他們也沒有反對。現在我去上培訓班沒讓他們經濟支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樣雖然沒傷錢卻傷了我們的感情。
一直覺得和他們是朋友,跟他們總是無話不談,很慶幸有這樣的爸媽,所以這次的決定毫不猶豫就跟他們講了,結果是大吵一架。在爭執的過程中他們的話讓我很傷心,當然可能我的話也讓他們傷心了。
難道家人和夢想就真的不能兩全嗎?
想起一位表姐,她工作的城市離家也不近,每次和父母通話都是那幾句,“過得挺好”“上班不累”“你們要注意身體”。以前對于這樣的通話我都是嗤之以鼻,覺得她不用心跟她爸媽聊天,就算父母想關心她,也被這幾句話糊弄了。但也有個聲音說,她這樣是不想讓父母擔心,所以才什么都不說。
可是父母不是我們最親近人嗎?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你經歷了什么,現在在做什么,但家人不知道,這樣我們不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嗎?那時的我不能理解表姐的做法,也不贊同報喜不報憂就是對父母好。相反,認為不論喜憂都應該告訴父母,即使會讓他們擔心。他們有權利知道我們的生活,了解我們的想法。
經歷這段時間的爭吵后,發現誰也改變不了誰的想法。至少在選擇今后的人生道路這個問題上,溝通并不能解決問題。
慢慢能理解表姐的做法,但還是覺得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至少我不希望自己和父母是這樣的相處模式。
家人和夢想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還需要繼續探討,但是比起傷感情的爭吵,目前還是傾向于選擇不跟他們說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