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
—— 《駱駝祥子》讀后感
?《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故事。
? 祥子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青年。農(nóng)村窮苦的生活條件迫使他來到城市。他文化不高,所以他把所有賣力氣的活兒全做過了,最后認準了人力車夫這一職業(yè),打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在他幾年的努力之下,他堅持,奮斗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車。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不到幾個月他的車便被別人強行奪取。他有攢夠了錢,卻又被可惡的孫偵探敲詐了去。他結(jié)識了虎妞,娶了她作為媳婦,但虎妞卻有難產(chǎn)而死,他只好又賣了車安葬虎妞。原本他又振作起來,但福子卻又自殺離他而去,福子的自殺澆滅了祥子心中最后的火花。一連串的打擊,使祥子從一個上進的青年淪為了自甘墮落,使他感到了做人的艱難和前途的渺茫。祥子成了一個窮困潦倒,狡猾,麻木好占便宜的社會渣滓。
? 祥子原本那心中包含著對生活美好的期望,被黑暗包裹,最后的自尊也在福子的自殺中淪喪。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舊中國的黑暗與政府的無能與腐敗。原本普普通通,平凡的人力車夫,卻不被命運所放過,一次次地毀滅了他的夢想,使他墮落,如此的悲劇。
? 人們常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但為什么祥子原本如此善良,節(jié)儉和上進,卻還是淪為了社會的渣滓。好人卻為什么沒有好報呢?
? 也許這就是現(xiàn)實,這就是社會。我們生活在社會的美好之中,沒有或很少接觸到社會的黑暗。人們或多或少地在社會的灰色地帶游走,沒有絕對的好人。法律也有漏洞,這只能用強制的手段去制裁那些人,去修補漏洞,方才有可能成就美好的社會。
? 老舍所寫的《駱駝祥子》,批判就是黑暗的社會,引發(fā)讀者的深思。
緩慢綻放的花兒
?——《 暖愛》讀后感
? 《暖愛》這本散文集,像正在緩慢綻放的花兒。閱讀它,就像是在聞花香,溫暖親切的文字,就那么詩意地映入眼簾。每一句話,都蘊含深意,卻通俗易懂,直抵心聲。
愛是世間生靈所特有的情感,若是用心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可見,可聽,可嗅,可觸的。暖暖的愛,是種無形的力量,慢慢融化人內(nèi)心的冰雪。這種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人世間,因愛生暖,又因暖生愛。一顆愛的心上,住著的是善良是溫暖。你被暖著了,他被暖著了,整個世界便被暖著了。世界因此美好得讓人留戀,讓人不舍。
第一輯中的二十余篇散文,是寫親情。篇篇暖人心。字里行間里血濃于水的親情,勝過千言萬語,只看見愛在心頭蕩漾。此時無聲勝有聲。像是雨后,愛的陽光把大地包圍著,折射成七種顏色的彩虹。世界也隨著它而色彩斑斕。親情,是最真切的感情,最無私的愛,最動人的力量。
散文之一《天堂有棵枇杷樹》,名字聽起來就很動人。一位年輕母親患上癌癥,在快要走前為了讓兒子不會難過,她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兒子會在天堂種枇杷樹,使兒子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母親走后,孩子一點也不悲傷,他堅信媽媽是去了天堂,是去種枇杷樹了。媽媽真誠的母愛,在此刻顯得無限耀眼。
一些年后,孩子終于長大,長大到明白死亡,原是塵世永隔。他沒有悲痛,有的只是感恩,因為媽媽的愛,從未曾離開過他。他也因此學(xué)會怎樣在人生的無奈與傷痛里,種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樹來,而后靜靜等待幸福的降臨。
這些浸潤著書香的文字,似乎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文中的母親以自己的愛讓兒子保持快樂,勇敢面對生活。文章中飽含著摯愛,我的心里充盈著溫暖。面對母愛,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天堂有棵枇杷樹,長滿了甜甜的枇杷,甜了文中的孩子,更暖了讀者的情。這篇關(guān)于天堂的文章里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只飽含了孩子的感恩、快樂和愛的感動。真情,總能撩人心弦。
散文之二是第六輯“撿得一顆歡喜心”中的《陽光,陽光》,陽光是溫暖的代名詞。看見陽光,就想到了暖。
有陽光照著,花是幸福的。有花開著,人是幸福的。
陽光是觸手可及的幸福,在這初秋的天氣里,清風(fēng)陣陣,不斷飄過。天上太陽高高地掛著,半邊臉被去朵遮擋。隨著白云的飄蕩,陽光若隱若現(xiàn),一會兒大片地灑下,在清涼的風(fēng)中給人帶來暖意,一會兒又被白云遮住不見蹤影,就像是在玩最平常的捉迷藏。若是遇上艷陽天,陽光強烈,很快寫字臺就變暖了。不冷不熱,正適合。這時候,處處便都是陽光的溫度了。
世間縱有萬般苦,只要有這樣的陽光在,就無法拒絕活著。
書香陣陣,愛意濃濃,暖流緩緩。人世間的愛,本是豐富多彩的。各種愛又以不同方式存在。《暖愛》這本散文集,真切形象地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愛。
原先我們認為,讀書讓我們認識了書的內(nèi)容,明白了書上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現(xiàn)在看來,是我們通過讀書,通過書里的文章,來認識自己,讀懂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我們不曾感悟的東西,認識另一個自己。
愛真是個神奇的情感。它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也象征著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