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老年人心理服務與臨終關懷》13、14講有感:
? ? ? 通過學習,老年人情緒、情感特點以及老年期人格發展變化特征,對我很有啟發,觸動頗深:
? ? ? 老年人是中國現代社會的“活寶” ,是每一個中國人值得關注并為之服務的一個群體!老年人情感有以下特點:
? ? ? 首先,衰老感和懷舊感同現。這個時期的老年人面臨正常心理衰老現象,總認為自己老不中用,有“被嫌棄”的心理;常常對過去的人或事進行回憶,對現實生活的無助。
? ? ? ? 其次,空虛感和孤獨感共生。這是老年人在空閑狀態下對時間的高估,他們在社會交往的需求中沒有得到滿足,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從而產生孤獨、空虛的消極情緒。
? ? ? 第三,焦慮感和抑郁感相伴。老年人面臨現實存在的或者預計會出現的對自己會產生某種威脅的客觀事物所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消極情緒。
? ? ? ? 老人經常會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是社會和家庭累贅,是“活死人”,從而產生焦慮、憤怒,孤獨、空虛、無助等消極情緒。
? ? ? ? 鑒于老年人以上心理特點,需要我們這些做心理服務的工作人員,走進老年人的生活,用一份真情———接納他、尊重他、理解他、共情他,讓老年人真正體驗到生活充實、精神的富足;進而讓他們產生自尊感、存在感、幸福感、獲得感,對自己人生價值有了進一步的規劃和提升!
? ? ? ? 根據老年人的人格類型,老年期的人格發展變化有以下特征:
? ? ? ? 一、成熟型,這一類老年人具有創造力,他們會適應社會、家庭等內外環境的變化,并隨之予以應對。
? ? ? 二、搖椅型,這一類老年人安于現狀,依賴性比較強,對現有的生活有滿足感,缺乏社會交往。
? ? ? ? 三、自衛型,這一類老年人以自我為中心,不服老,對自己的生活會布一張“保護網”,捍衛自己。
? ? ? ? 四、憤怒型,這一類老年人自制力差,將以往一切過失歸咎于外部或他人,情趣狹窄。
? ? ? ? 五、自怨自艾型,這一類老年人會將所有事情的“不如意”歸咎于自己,從而產生自責感、情緒低落,經常長吁短嘆,有悲觀情緒。
? ? ? ? 鑒于以上老年期的五種人格類型,我們用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老人守則》去服務老人、引導他們成為幸福老人,強化他們的完美感,捍衛老人的“金字招牌”!
? ? ? ? 一、老年人活到老學到老。力求更新自己,不要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絆腳石”;
? ? ? ? 二、得于社會還要還之于社會。對家庭和社會,多貢獻自己的智慧;
? ? ? 三、確保晚節。對自己不留遺憾,叫停所有損傷自己的不良行為,做到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 ? ? ? 四、天天鍛煉,力保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習慣;
? ? ? 五、為兒孫做出好的榜樣。
? ? ? 愿天下所有老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