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充滿各種變數的可能,經濟高速發展,認知和個性突起 日益增加的年代;
3年是一代,7年是一生,無論是從產品與行業的角度 還是從社會大眾的認知與需求的維度,都是日新月異,看不到頂的天花板啊..(認同否?)
考量過后,一起來分析為什么不要成為狀告公司的那個人,楊子君不是唯物主義者,也不是住在仙境中的花花仙子,如此不食人間煙火,自大自狂地不知人間疾苦....楊子君也曾是一個剛畢業的職場菜鳥,也曾是一個經常炒老板魷魚的憤青和懷揣著自己不同見解的女少俠,雖然現在有自己的事業和自己喜愛的寫作,但是楊子君不會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名菜鳥和幫老板干活的小職員....
言歸正傳.....
如果你所處的公司以下情況,你可以用《勞動法》 或者報警 去保護你自己:
1. 公司拖欠工資沒有要給的意思
2.公司從事危害社會大眾的非法交易(如不合法的經營...販毒,賭博 ,性交易買賣,掛羊頭賣狗肉等....)
3.公司對你有直接人身傷害或者人身攻擊...
如果沒有....請不要輕易成為那位抱著《勞動法》的大樹去捍衛自己的勞動者權益的那個人... 是不是很委屈呢?為什么要如此做?
以下1-2部分引用“熊太行”老師的部分觀點
1.《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對認真經營的公司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對于勞動者來說非常利好,
但是真的遇上流氓公司,法律看上去又很脆弱...(為什么,自己想)
2.有的人會勸你,自己離職也要 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
-----個人建議不要這樣,這會讓你老東家的人力同事非常難辦,公司是個機構,沒有情感,不會報復你。但是具體辦事的人,會對你有看法,以后你還可能跟這人打交道
----只要你的離職時“人往高處走”,你的老板再老奸巨猾 基本上不會羞辱你和報復你;只要老板不是辭退你,絕對不要用《勞動法》做武器去多要幾個月工資,“做人留一線,日后好見面”對雙方都有效。當然有人要說了,何須再見,拆掉一家是一家,我沒錢,也讓大家都不好過(這種思想不在本少俠思維里面,因為人要有基本道德底線,不要為了一點錢,出賣自己的人格)
3. 社會發展這么快,不定 過幾年你就是一位老板
不論大小,成為一名老板,這個概率是非常高的。
身為老板的你,你會雇傭一名曾經狀告公司的那個人嗎?...(要是不要,應該你心里會有答案)
身為老板你的員工,又該如何理解和看待你這樣的老板,他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工作呢,哪天不順心了,該不該去告一告這還處于發展階段的公司呢?....
《悅已》的雜志上,有篇文章報道目前中國有很強的創業回潮趨勢,97.7%的創業者回歸職場叢林,為什么?(這個答案留給身為老板的你再思考...)
4.在狀告公司前,你想一想,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老板,你會愿意接納和聘用現在你嗎?(如果是肯定說明你是個很優秀的人,如果不是,是否我們愿意去試著改變呢?)
5.你的薪資你滿意嗎?
當然不滿意...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每個人都希望付出的少一點,獲得的多一點...
但是,個人薪資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若覺得低了,試著與老板溝通,溝通無果,可去勞資市場上找有沒有適合的薪資要求的崗位,看看能否勝任;市場經濟時代就是這樣子的好,價值就是能通過市場這個杠桿衡量出來(除了幸福 愛情親情 成就感等這種感性價值觀以外)
如古典老師所言,薪酬的增長一定意義上并不完全取決于你個人能力的增長,例如你的公司平臺比較好,公司本身處于高利潤,前沿性的行業里,很多方面是公司成就了你...又例如是這個階段物價增長以及政府職能成就你的薪酬增長(是與不是,內心明朗兮兮)
感恩...楊子君曾經任職過不少的公司以及遇見不同的同事與老板,很多時候,我都與他們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他們也在我以后的職場和生活中成就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回過頭再問問我們自己,你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引用熊太行老師的問題)
是不是這樣:
1.想成為一個內心特別強悍的人。
這個人遇到各種誘惑或者威脅不動搖,一直盯著自己的目標。
2.想成為一個努力的人。
這個人日常偶爾偷懶也會每次努力精進,讓自己,和自己需要照顧的人 過得更好。
3.想成為一個關系達人
對人誠懇,對事精明,能夠輕易拆解各種明搶暗箭,解決掉最危險的局面,有很多朋友。
一個內心強悍的人如果決定要離開公司,那就一定能夠離開。(而不是敲竹杠)
一個努力的人則會努力做辭職前的各種準備。(即使是要分手,也要盡職盡忠做到最后一分鐘)
一個關系達人則會盡量維護好和即將分手的東家之間的關系。(維護好關系,為自己日后留一線)
楊子君真心與少俠們分享自己所學所識,每天一小步,日積月累,看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