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聰明人都會為自己做兩件事,那就是儲備人際價值,以及到人際價值高的地方去扎堆。
越是樸素的道理,越是永恒 。
認真琢磨那些樸素的、永恒的,乃至于被大多數人當作耳旁風、當作陳辭濫調的道理,研究透了,瞬間有相當于穿越到了未來——因為那些道理在未來依然成立。
什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什么“出來混的,早晚要還”之類的。你想想,它們多有道理啊!再比如說,小時候學過的古文,賣油翁說,“無它,手熟爾”——這和今天人們熱衷于討論的所謂“精進原理”或者“一萬小時定律”,本質上有什么區別嗎?反正我覺得干脆就是一回事兒。只不過,很多人從來都沒有重視過它們,不重視它們的原因,無非是從未想過自己需要預測未來而已。
以下是12條李笑來遇到貴人的原則,它們分別是:
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為他人的貴人;
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能幫助他人進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貴人;
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不以求助為恥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求助的時候,不應該僅僅用金錢作為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也不應該收取金錢回報;
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過是自顧自地牛,貴人可不一樣,他們常常“以和為貴”,并且更懂得“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來源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這個人真的很難獲得所謂的“貴人相助”;
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多助,說的就是這個;
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來;
求助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求助不是一個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的行為,她其實是一種交易。
貴人之所以愿意幫你,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你的價值,要么你的這種價值能夠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讓他看到了未來的某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