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翻譯
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怎么解釋?”孔子說:“畫畫時,先畫要主要的彩色的東西,然后畫白的。”子夏說:“‘禮’也應該在后面嗎?”孔子說:“啟發我的人是子夏啊,可以跟你聊《詩經》了。”
繪事后素
我對畫畫不了解,但字面意思就是先畫事,也就是你要表達的東西,然后以素色點綴。
禮后乎
子夏通過孔子對詩經的解釋,想到了禮的本質。禮是不是應該在后面呢?
孔子沒有直接回答子夏的問題。只是贊揚了子夏能從詩經想到禮,認為這樣聊詩經很開心。
既然孔子沒有否認,那應該算是同意了。那么禮在后,什么在前呢?我認為是“仁”。不“仁”者必無“禮”。“仁”是禮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