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讀了吳曉波的《大敗局1》,這本書講述了很多知名企業的失敗案例,并給予了理性分析,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一、做企業要理性,不要盲目擴張,要先想到風險。
無論是鄭州亞細亞,還是日本企業八佰伴,都是因為盲目擴張,忽略潛在的風險,導致債務激增而破產的。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書上寫,做生意要勇于承擔風險,要大膽,我敢說,這些作者都是沒有過太大的創業經歷的。但凡中國過去的敢于冒險的商人,無一不是給自己留了后路,或者自己有雄厚的資本支持的,這些人有的人脈和資本,不是一般創業者所擁有的。所以創業者不要太迷信書上說的話,在沒有足夠后路和后續支持情況下,不要盲目的擴張,免得最后把辛苦創業獲得的老本給賠掉。
作者建議:1.當創業者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后,不要急于擴張,要把原來產品的業績做上去之后,再去擴張。因為這時候,你擁有了資本了,你才能夠承受擴張帶來的種種后果,比如可能的虧損甚至失敗。在你想擴張時候,也要做論證,做調查,看看人們對于你這個產品的需求狀況,人們的購買力,經濟大環境對你這個行業的影響,國家政策是否支持你這個行業,你自身的實力,擴張失敗會有什么后果,多找一些行內成功前輩指點,聽取他們的意見后,再做決策!不要聽網上的創業大師忽悠,他們畢竟不能了解你的行業,只是為了你聽他課才會說一些好話,而不會提出太中肯的建議。
2.建議多讀一些成功企業家的書,這樣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他們比那些沒有創業過,但是為了掙錢而開創業課的人要理性的多,更有處理各種創業中危機的經驗。
二、做生意,不熟不做。
無論是史玉柱,還是愛多VCD的胡志標,還是亞細亞的老板,都做了一件錯事,就是做了不熟悉的事情,史玉柱在對保健品不熟悉的情況下,介入了保健品行業,胡志標不熟悉連鎖經營,介入了連鎖經營,亞細亞的老板介入了酒店業,這就犯了做生意的大忌:不熟不做。創業者的每一分錢都是珍貴的,不要頭腦一熱,聽人家網上說,某個行業掙錢了,你就去做,你調查過嗎?你知道是怎么運作,怎么銷售才能掙錢嗎。如果沒有,你可能會賠錢,那么建議你不要去做。
三、做生意要講究務實,不要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
吳曉波書里的案例,幾乎都投放過央視的廣告,效果甚微。
個人認為,對于廣告的投放,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品牌效應,而就大筆投入廣告,因為很可能你的廣告成本都收不回來。
如果你把這些所謂的廣告費用,投入到產品的研發,把產品做強,再雇傭專業的銷售團隊去銷售,其效果一定超過你盲目投廣告的效果,而且現在人也不是特別相信廣告了。
如果你把這些所謂的廣告費用,投入到雇傭一個專業財務團隊,建立嚴格規范的財務制度,同時于銀行建立好的關系,那么你就不會因為負債過高而影響企業運營。
如果你把這些所謂的廣告費用,雇傭一個懂得危機管理團隊,那么在你的企業面臨危機公關的時候,這個團隊就可以幫助你度過危機。
永遠要記得,錢要花在真正產生價值的地方,花少量的錢辦大事。
四。你的性格適合創業嗎
很多企業家都有很多性格不太適合創業,比如急功近利,做事不動腦子,很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從而制定不實際的目標,做出錯誤決策,不善于與別人溝通,遇到危機,束手無策,我勸有這種性格的人,還需要磨練,再去創業。
五、你有足夠知識去創業嗎?
創業最基本需要的知識:法律,財務管理,危機管理(如何面對企業危機),融資,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等,如果這些你不具備這些知識,我勸你學習下之后,再創業。
我見過很多農村青年看到別人掙錢,就也想創業結果一敗涂地的,創業不是看別人眼紅,就去創業的,沒有能力還是白搭。
我見過很多學生因為有了高精尖的產品專利,就想去創業的,但,如果你不懂上面的那些知識,不懂得管理公司和營銷,那么產品賣出去,你的公司照樣也是失敗的。
寫在結尾的話:望創業者都要保持理性清醒的頭腦,持續學習的精神,優秀的人才戰略,這樣成功的機會會大很多。
祝福每位創業的朋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