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計劃,你真的可以不用做!

2016年只剩不到2%了,在這新舊交替的年尾,年度計劃跟往年一樣又成了熱點。

在年尾,我們渴望放下過去的種種不如意,開始新的一年,然后年度計劃就成了順水推舟的事。我們寫下新年的愿景和目標,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期待,并不是件壞事。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做年度計劃前,不妨先反思下這3個問題:

1、2016的年度計劃還記得嗎?

2、2016的年度計劃實現了多少?

3、從小到大,你哪一次的年度計劃實現呢?

這3個問題不是打擊你對新年的樂觀,只是希望你能客觀冷靜的看待年度計劃這回事。相信當你回答完3個問題后,就會發現執行年度計劃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把時間當做朋友》書中,李笑來老師嘗試過做一年的計劃,但是發現自己壓根沒能力完成。當他接受這個事實,承認自己不能執行長期計劃后,開始把時間期限縮短到一周。然后他發現自己一個星期的計劃,很容易堅持,并且能夠出色的完成。

接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把期限延長至兩個星期、一個月、一個季度。直到快30歲了,他才敢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計劃的期限延長到一年。

李笑來老師在書中反思自己,發現一開始就做年度計劃是件不靠譜的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制作長期計劃。長期計劃的能力是需要掙扎,需要努力,需要從一點一滴開始積累的。

他總結了一個重要但又被我們忽視的觀點:長期計劃是需要通過實踐才能習得的能力。

在做年度計劃前,你有沒有完成過一周的計劃、1月的計劃、1個季度的計劃呢?

1年等于52周,如果一周的計劃都不能完成,那么一年的計劃不就是畫餅充饑嗎?

拿我自己來說,一周早睡早起的計劃,我失敗過3次,經過1個月的掙扎,才努力實現一周7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23點睡覺。

為了參加金山嶺長城全程馬拉松,我給自己制定了2個月的馬拉松訓練計劃。為保證計劃順利執行,我提前大半年開始跑步訓練,先從每周3公里開始,然后隨著身體的適應,才逐漸增加到每周5公里、10公里、20公里和40公里。因為有了大半年基礎,自己才勉強能夠完成2個月的計劃。

截至目前,2個月計劃也是我能夠完成的最長時間計劃。如果沒有提前做準備,我也不能保證自己現在能夠順利完成2個月的計劃。所以我現在壓根不會考慮年度計劃,因為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實現。

除了考慮自身的長期計劃能力外,在做長期計劃時,還需要考慮變化因素。很多時候,計劃可能真的趕不上變化。

現在你應該清楚了吧!長期計劃真心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好方法提高長期計劃的能力呢?在這里,我給你推薦古典老師的三件事,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自我管理工具。

三件事的格式如下:

#每天三件事#1/100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確幸+昨日收獲

這里的3件事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3件事,其中小確幸是指細小而確定的幸福。早上寫出一天的三件事,然后把它發在微信群或朋友圈里。如果發微信群的話,建議發布在自己認可、欣賞的群里。如果完不成,就是給自己打臉了。

方法就這么簡單,但當你去真正執行時,就會發現完成一天的計劃都不容易。尤其在開始階段,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制定過高的計劃,然后就只能加班或熬夜了。

三件事的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效果非常好。一般來講,越是短期的目標,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標越容易實現。

當你能夠持續完成每天的3件事,經過1周后,你就基本具備了一周的長期計劃能力,然后就可以挑戰完成1個月里的每天3件事啦。

最后

對于年度計劃,你真的可以不用做。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制作長期計劃。長期計劃是需要通過實踐才能習得的能力,它需要從一天、一周、一個月開始鍛煉,一點一滴去積累。

當你能夠持續完成1年的每天3件事,再去做年度計劃更靠譜。

這是饅頭的第64篇原創文章。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簡書號。

動動手指,滑到文章開頭,【點擊綠色+關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