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一本211學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我的前途本來是光明的。
作為一個有機會進央企做財務的應屆生,我的未來基本是穩定的。
我不覺得升職空間小很壓抑,也不覺得一眼望到死的生活很無聊,甚至在北上廣和回家鄉之間我一度選擇的是回家鄉,就連算命的都說我該從事跟“錢”相關的工作…但當我看到五月天《頑固》MV,一下子就哭出來的時候,上邊寫的那些就都成廢話了。
于是在大四這年,我力排眾議,放棄專業,轉入他行。
在帝都,在一個比較“浮”但并不一定“浮夸”的行業,身為一家小公司的小實習生,打點雞血是很有必要的。
“我用盡一生反對你,哪怕你是愛你是規律你是真理。15歲我走出北京的站臺,從來就沒打算回去。你我都知道,那出生之處,誰都回不去。我活著,用必死的決心,用我全部的勇氣,反對你。只有今天這樣活著,我才,沒有死去?!边@是時尚集團總編蘇芒新書《為熱愛而活》的開篇詩,讀完不禁感嘆,人家40歲的年齡,14歲的沖勁,而我22歲的年紀,感覺自己都可以去常伴青燈古佛了。
她因為熱愛可以工作到晝夜不分,我也挺熱愛我的工作,但每天正常6點下班都感覺累的像狗一樣,別說日夜顛倒,你讓我六日做個調研我都想咬死你。作為商業社會的無產階級,職場金字塔最底層的勞力,熱愛,真的可以讓人堅持下去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這個“合作”的重要性貌似快超過“分工”的時代,江湖更是無處不在。就像那句話說的,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XX甲方,還有XXXX,還有XXXX。升職加薪不只是靠自己的能力決定了。這也如同霧霾籠罩的城市,處在3000米高空的人看見的是陽光明媚,處在30000米高空的人看見的是日月同輝,只有地面上的人,會被嗆到肺。
我知道貼發票也能見微知著學東西,倒茶水也能偷師學藝長本事,實習生幫老板拿盒飯也應該甘之如飴,因為雖然老板沒和顏悅色親自教你,但你既然知道老板厲害就該自己貼上去學習。而且,我干的活還沒有那么基礎。
做編輯的時候,我統計了APP上每條新聞的瀏覽量,通過分析做成報告告訴上司哪類新聞會更受歡迎,上司覺得報告做的非常好,全組推廣,但她還是不記得我的名字。
做項目的時候,我們零費用請到一個二線歌手給我們拍了一段VCR,然而公司老板忽然想轉型,項目草草收場。
做策劃的時候,頭腦風暴,我基于預算限制,提出一個城市范圍內的活動方案,組里更有資歷的同事一拍桌子“那你還不如弄成全國的呢!”,組長也一拍桌子“X姐你這個想法不錯!”然后創意就成那個同事的了。
寫軟文的時候,“客戶要求軟文風格是某網紅那樣的”。我寫了一個開頭,“你這太浮夸了”“某網紅的風格就是觀點犀利加敢說臟話呀,我還沒說臟話呢”“不行,客戶喜歡中規中矩一點的”“好吧,都聽金主爸爸的”
我仿佛站在空無一人的曠野上,黑云壓頂。向遠看,一邊狼煙滾滾,哀鴻遍野;一邊歌舞升平,紙醉金迷,但我既不能往東去沖鋒陷陣馬革裹尸,也不能向西珠光寶氣醉生夢死,只能繼續看著,站著,沉默著。
因為熱愛,我可以日夜顛倒的工作嗎?
因為熱愛,我可以接受沒完沒了的變故嗎?
因為熱愛,我可以無視領導同事的輕視嗎?
因為熱愛,我可以忍受客戶模糊的標準和要求嗎?
我不知道熱愛可不可以,但我知道如果熱愛都不可以,其他的就更沒戲了。
如果不愛,我會在遇到困難時臨陣脫逃。
如果不愛,我會在工作時無聊到爆。
如果不愛,我會把所有負面情緒都歸罪于我的事業。
如果不愛,我會每天都想“如果當初”。
如果不愛,我可以只求衣食無憂,也不會寫出這寫文字來批判或者救贖。
外力太不可控,天命不太好聽,一句最老套的話,唯盡人事爾。
《霸王別姬》里小癩子看著臺上的楚霸王淚流滿面,說“他怎么成的角兒啊,得挨了多少打啊,我什么時候能成角兒呀”
我看《煎餅俠》片頭大鵬從車上走出來面對紅毯、粉絲、照相機的時候滿面淚流,心想“他怎么成的明星啊,得受多少委屈啊,我什么時候能出頭啊”
最后再引用一段《霸王別姬》的臺詞:
傳于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于世,須有一技之能。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以后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因為熱愛,所以別逼逼了,快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