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四月就這么過去了,日子如飛,幸而這個四月的最后兩天是以假日的愉悅來讓我們與時光作別的。
這次去的是千年古鎮(zhèn)瑤里。瑤里雖與我們的小城只是一城之隔,一隅之遙,但我卻還是第一次去,許是被太多“最美的風景在遠方”給桎梏了吧,我們總是容易忽視那離我們最近的美。
初見瑤里,便恍如置身于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中。四月末的山間可謂是季節(jié)賦予大自然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一重重新綠,一層層青,一樹樹山花,一點點紅……山泉,溪流,飛瀑不時在轉角處給人以意外的驚喜。
車子一路盤山而上,隨處可見竹子依山而生,竹海連綿,層層疊疊,春風吹過,起伏蕩漾,枯黃的竹葉不時隨風飄落而至,恍若李安《臥虎藏龍》電影場景的即視感。
至汪湖原始森林公園,樹勢蒼勁,蔚然深秀,古木參天處遮天蔽日,樹木的枝梢交錯著,伸展開來的繁盛的枝葉如碧綠的云,把藍天遮了個嚴嚴實實。一路沿林間小道蜿蜒前行,忽聽水聲如雷,遠而可聞,緊趕至跟前,只見水急處一水簾懸掛,噴珠吐玉,如瀉萬斛之珠。從飛瀑中噴濺出來的小水珠細如煙塵,彌漫于空氣之中,使人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溯游而上,水勢漸漸平緩,積水成淵處水皆縹碧,深不可測;而淺處則潺潺流淌,如鳴佩環(huán),清可見底。此情此景,如若問曰:何以解憂?必答曰:唯縱情山水,才能忘乎所以,樂而忘返。
依依不舍離開汪湖,去到繞南“瓷之源”。這里雖是制瓷之地,但風景依舊美。所到之處,小橋流水青竹綠樹清新悅目;幾樹青梅兀自立于河岸,已結出青澀的果兒,初夏的氣息就這樣撲面而來;吱吱嘎嘎的水車,人聲鼎沸的制瓷作坊,似乎還在訴說著千年細瓷的傳說,讓我們還可依稀遙想這里曾經(jīng)的制瓷盛況。
賞過瑤里清新的自然風光,必定要去瑤里古鎮(zhèn)走走。瑤里人家,人們沿瑤河兩岸逐水而居。很多人家還在院墻內外種上了幾株玫瑰或薔薇。墨檐、青磚、滿樹繁花,我想這大約是詩意而居的最好注解吧。
瑤河流水清澈,游魚細石皆可直視。天真的孩子們成群結隊或伏于岸邊的青石板上或干脆挽起褲腿立于水淺處撈魚。水里的歡笑聲,水岸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旅游讓古樸安寧的瑤里小鎮(zhèn)變得更熱鬧喧囂起來。只有那層層疊疊的青磚黛瓦,村頭的千年古樟,屋后的百年老樹,還在無聲地訴說著這里的古老與滄桑。
行程總是匆促,真的是來不及告別就要匆匆結束,就像這個四月,縱有萬千辛勞、遺憾、不順遂,但它留在我們心中,到最后都化為了甘美的回憶。
那么,四月,我們來年再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