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分成好幾個階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知不覺,我已經到了第三個階段了
每個階段年齡不同,閱歷不同,感受自然也不相同。
最近總是一個人冥想,頗有感慨,每每看到現在時過境遷,身邊的人換了又換,心中有對現在方便快捷生活的竊喜,同時也有對時光飛逝,容顏易老的感傷。
小時候覺得一輩子很長,時間過得很慢,總是盼望著快快長大;長大后覺得一輩子很短,時間過得很快,總是盼望著時間能夠停滯不前,所有自己在乎的人一直在自己身邊。
小時候覺得夢想可以很大,自己有很多特長,甚至有時候會煩惱:長大后我該做些什么呢?畫家?歌手?宇航員?好像都還不錯的樣子。長大后才發現夢想其實很遠,貌似有很多特長,卻沒有一種是突出的,自己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小時候覺得爸爸媽媽無所不能,總是能夠源源不斷的掙到錢,買自己想要的衣服玩具,甚至可以為自己摘星星摘月亮;長大后才發現爸爸媽媽也是普通人,會生病,會勞累,會無奈,會傷心,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小時候覺得身邊的人會一直保持原樣的留在自己身邊,老屋還是那個老屋,小河還是那條小河,村還是那個村,人還是那些人;長大后才發現老屋會重建,小河會干涸,村會發展,人也會長大。
小時候覺得什么都很新奇,電視很新奇,城市很新奇,公交也很新奇。自己的日常就是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在田地里捉青蛙,烤麥子,摸爬叉,上躥下跳,弄得滿身泥巴也是好不開心;長大后才發現,電視很常見,就住在城市里,每天坐著公交,擁擠不堪,滿是埋怨,每天的日常就是抱著手機,宅在家里刷新聞,聊微信。每天看似接收的信息很多,內心卻越來越孤獨寂寞,離大自然早已是越來越遠。
小時候給爸媽要錢買零食時總覺得爸爸媽媽拿著一把錢好多好多,好像總也花不完;長大后自己兜里還是揣著一把錢,卻覺得總也不夠花,感嘆著錢越來越難掙,卻越來越不值錢。
小時候總覺得身邊的人會一直在那里,永遠也不會離開。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發小,鄰居家的哥哥,幼兒園一起玩耍的小姑娘,夏天一起乘涼的老爺爺老奶奶……長大后卻總是聽到有人離去的噩耗,發小漸行漸遠,鄰居家的哥哥也已成婚,為生活而奔波,而那些爺爺奶奶,也幾乎都已經不在了。
小時候家里過年總是很熱鬧,大人們聚在一起玩兒牌到深夜,小孩兒們堆在一起看《貓和老鼠》。每年歡歡喜喜的穿上新衣服,忍著困意和家人一起守歲,大早上的全村人成群結隊的高高興興的去拜年。長大后過年卻是冷冷清清,家家戶戶窩在自己家里。對新衣服沒有了期待,更不會守歲,一直到上午九十點才會慢吞吞的三三兩兩去拜年。
小時候我家的飯店規模不大,生意很好,總是很熱鬧,愛聽歌的爸爸不怕麻煩,每天搬著電視在大排檔放當時的流行歌曲“美酒加咖啡”。長大后我家的飯店規模挺大,生意一般,爸爸也幾乎不來店里了,以前經常來的老客戶也早已經銷聲匿跡,不知去向了。
小時候覺得奶奶很高大,無所不知,一直牽著我的手,走很長的路也不累,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好像故事多的總也講不完。長大后才發現其實奶奶很矮小,年紀也大了,稍微走一點兒路都會累。自己現在知道的比奶奶還多,就更不屑于聽奶奶講故事了。
像這樣的例子真的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是因為我長大了,心態變了,還是周圍的一切本身就是真的改變了。我想大概是后者吧。
長大后的自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想要的很多,能做的很少。有時候看著父母疲憊的臉,自己也是很心酸。但是流逝的時間,變換得人心,真的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
這些想法都是現在作為青年得我擁有的,還有中年呢?老年呢?慢慢的我也會結婚,有自己的小家庭,為生活而奔波,到時對人生會有不同的感悟,彼時的我又會作何感想呢?我不得而知。
但是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一定會懷念我的青年時期。在那時的我的眼里,現在的我應該還是幼稚并且無憂無慮的。因為那時的我會有新的責任和苦惱,但同時也擁有了對人生新的期待。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珍惜當下,趁一切還來得及。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不能改變身邊的人與時光的流逝,只能把握現在,這樣,至少以后我們還有回憶。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望這些都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第一次寫文,還有些生澀,但真的是用心寫的,憋在心里好久的話。謝謝大家觀看,與有同感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