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發現我提起的話題好似都有那么一絲絲的沉重,是不是側面反襯出我當下的心境。
自從自己把文章的字數要求提升至1000字以上后,有時打開簡書的頁面靜默一個多小時還無從下筆。原本給自己的定的目標是每周6篇,后又改為5篇,不過呢,還是沒有做到,上周寫了4篇,每篇1000字以上。
我是小學時候開始接觸電腦的,那會97年的樣子,當時通俗叫法是叫微機,平普(平邑普通話)微型計算機的簡稱。微機課分為課堂課和上機課,每周兩節課,一堂課堂課,一堂上機課。課堂課就是老師用教室里面的投影儀投放幻燈片介紹電腦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按鍵及其功能。上機課的時候帶著一本圖文書,去三樓的微機室上課。
那時候具體學了些什么基本都忘記了,只記得規定比較嚴,關機的時候必須按要求去做,不能直接按機箱上的開關機按鈕,必須通過屏幕左下腳的開始對話框操作。即便規定看似這么嚴格,還是防不住有些同學上完課帶著琉璃球回來了。我們小學那會有一陣特別流行玩琉璃球,大家都偏向于自己有稀奇的琉璃球。大的、小的、里面是黑花的、黃花的、紅花的,當時黑店(學校商店,大家通常都說黑店,到現在還改不過來)能買到的最貴的當屬白色的瓷質琉璃球。
那會還沒有現在通用的這種光學鼠標,通過鼠標下面的led燈反射便可以工作。當時用的鼠標很笨拙,鼠標下方有一個球球,通過和鼠標墊的摩擦移動光標。鼠標球很好拆卸,把開孔的圓形擋板逆時針旋轉就能卸下來。大多數男生都發現了這個小技巧,有些同學開始在老師講臺上總機控制著電腦,下面還不能操作的間空偷偷把小球摳出來,拿在手里把玩。那時候的男生,對一切好奇的物品都一份偏愛,尤其我們這群一入學就開始住校的孩子。
把玩成了習慣后,有些大膽的同學就開始想著帶出去。陸陸續續的有同學課后往外帶,由于當時大家對上機課非常積極,通常上完課還有出門,下堂上機課的同學就已經在微機室門口等候了,加之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的所有年級共用學校僅有的兩個微機室。所以嘛,最初雖引起注意,但沒有引起重視,當然最重要的是沒有懷疑到低年級學生身上。不知道當時初中的學長們有沒有做這事的,總之他們有些人替我們背黑鍋了。
是的,我們,包括我。今年中秋節回家的時候整理物品,在我的萬寶盒里面發現了此寶,拿著端詳了好一會,才想起那時我小時候留下的物證啊~那時候實在是小,嘴上知道對錯,每天都能聽到關于對錯的評判。不過,做事的時候從來都不知道考慮對錯,只知道玩~還要好玩,要帶能來驚奇的好玩~DIY的四驅車要帶龍頭鳳尾,一輛四驅車通常備有多個馬達,多副輪胎~這節課間空用A馬達跟小C比比誰的四驅車跑的快。下節課間空換上B馬達跟小D比比誰的車速快~中午飯后坐在宿舍的地板上拿著各自DIY的四驅車,評論誰的尾翼漂亮,誰的龍頭結實,誰的輪胎炫酷~
一個鼠標球勾勒起一個整個童年,有頑皮,有純真,有哭聲,有笑語,還有無意中犯下的錯。話說,那時候的女生挺愛哭的~現在都做媽了,不知道還會不會那樣毫無戒備的哭~其實,哭的蠻可愛的,因為有時哭著哭著自己就笑了~大概輪到她們的孩子了吧······
這是郭小猛《知行合一》365系列第66篇文章,歡迎吐槽!
作者:郭小猛
感謝你花時間讀我寫的文章。讀完后如果您能有收獲,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哦,謝謝您。
如果你發現文中有紕漏,歡迎您隨時指正。
文中涉及到的觀點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可能不夠客觀,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或想法,期待你隨時和我聯系溝通。在此一并感謝!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
微信 | g u o m e n g 1 5 6 8
QQ | 8 2 3 1 5 2 6 6 6
新浪微博 | 郭小 猛1990
微信公眾賬號 | 郭 小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