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寒假漫漫,早上被鬧鐘吵醒,老媽說,今天讓我整理下我的書房,因為東西太多,看起來特別雜亂(我本來就是個比較懶的人)。我只好不情愿地拖著步子,上樓梯到二樓(我的書房一直在二樓),推門,似乎都能聞到許久未至的灰塵味兒。
我自上了大學以后,就沒有再進來過這里,桌子上還擺著高三復習時的資料,借著陽光都能看到上面布滿了一層灰塵。高三苦澀微甜的記憶涌上心頭,趕緊甩了甩頭,沒有任其彌漫。人越長大,越是喜歡回憶。
我把書桌上的書疊成一摞,拉開書柜的木門,打算直接胡亂塞進去。誰知一拉開書柜的門,滿滿一袋子東西從里面滾了出來,我趕緊拿手接住。但是,還是有個小玩意兒從里面翻滾著掉到了地板上。撿起來,咦,是個陀螺!才發現,我手里滿滿一袋子東西都是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我把玩具一一小心拿了出來,兒時的記憶,勢不可擋進入腦海中,童年的氣息,把我的意識遮掩,再也控制不住,只好任回憶恣意奔騰。
top1
這種玩具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們還玩不玩。我是90后,相信大多數的90后的人,小時候都玩過玻璃球,特別是在村子里長大的孩子,對這個印象應該極為深刻。
我小時候就是在村子里,記憶中,每到放課之后,小孩子們就會三三兩兩地找到一大片空地,挖兩個小土坑,(當時的地面還沒有硬化,都是土地),然后,按照不知怎么流傳下來的規則,大聲笑著,大聲叫嚷著,玩得很嗨很嗨。每次都是玩到天色實在是看不見東西時,才結伴回家。而回到家,一般都是要被自家大人吵幾句。但是,小孩子又怎么會因為大人的幾句話就特別順從呢,第二天,依舊是天色很晚才回家,帶著滿身的泥土,對于大人無奈的表情完全不管不顧。
我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玻璃球的數量在孩子們的心中就是財富的象征,哪個孩子如果有特別多的、各種花色的玻璃球,他會很受歡迎,大家都會找他玩。我當年游戲時贏回來許多玻璃球,現在拿出來幾顆,依稀可見上面的斑斑泥土,依稀可以看見我孩童時的模樣。
top2
這個玩具,就是我上文提到的陀螺,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陀螺外表看起來有很大差異。記得當時,一部日本動畫片好像叫《陀螺戰士》還是什么來著,年齡太小記不太清楚,只知道,就是因為那部動畫片,讓這個玩具風靡一時。
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這種玩具價格又比較貴,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任性,看見別的孩子有這樣的玩具,也就不顧家里的情況,只管央求母親讓給買一個。最后,母親還是給我買了一個。拿到嶄新陀螺的那一刻,心里的那個高興,現在再也體會不到了。整天寶貝似得抱在懷里,睡覺時都放到床邊,生怕別人拿走。
陀螺這種玩具,小孩子們是模仿動畫片里的玩法,沒有那種圓錐形的場地,就拿紙盒蓋子來做場地,一到課間,就都聚集到一個大桌子上,中央放上那個紙盒蓋子,然后,會有人負責喊"1 ?2 ?3,Go,射擊!"孩子們就一起發射陀螺到蓋子里,互相碰撞,哪個陀螺能堅持轉到最后,哪個人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我小時候,比較淘,偷偷地把母親剛買的一雙鞋的鞋盒蓋子拿走,做了玩陀螺的場地。母親也因此,罰我三天不能碰我的陀螺,記憶特別深刻。
top3
這個大家應該都熟悉吧?!現在電腦上可以下載《游戲王》這款卡牌游戲,手機上貌似也有,反正,這款卡牌游戲還沒有消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下載來玩。
小時候,電腦還沒有普及,《游戲王》的卡牌還需要從玩具商店里購買,好像當時一副卡牌的價錢跟一副撲克牌的價錢差不多,我平時的零花錢省下來,很多都用來買了這種卡牌。動畫片里這種卡牌游戲規則貌似挺復雜,還需要一定的策略計算能力。我們玩的時候,就把規則徹底簡化。到周末三五個小孩子就會一起走街串巷,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卡牌,找到長長的水泥階梯。然后,從邊緣用手掌把卡牌擊出去,簡單粗暴,誰的卡牌飛的最遠誰就獲勝,勝利者可以得到所有輸者的一張卡牌。
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小孩子的腦洞開的很大,很多游戲規則都是孩子們自己開發的,也證明了那句話:游戲是人類的天性。另外,偷偷地告訴你們,那個袋子里《游戲王》的卡牌占了大概四分之一的空間,少說也有二百多張,這樣推測起來,我當年應該是贏了好多的(果然厲害,嘻嘻)。
top4
你們可能看出來了,這是一個四驅車模型,是的,這就是一個四驅車模型。但是這不僅僅是一個四驅車模型,更是一輛承載著兒時夢想的賽車。
這種玩具,來源于《四驅兄弟》,跟多數的日漫一樣,屬于熱血少年類的動畫片。整個動畫,通過四驅車模型比賽來傳達一種不服輸,不怕輸的精神。動畫片里幾個角色之間的友情,更是讓當時幼小的我有比較深的觸動。
我翻出袋子里我的賽車模型,認真拿柔軟的布擦拭了一遍,給車裝上電池,按下電源開關,輕輕放在地板上,沒想到,它還能跑。過去了這么多年,賽車依舊是那輛賽車,但是,我再也找不回當年,跟著賽車飛奔并且嘴里喊著“旋風沖鋒龍卷風!”的少年了。
馬達旋轉的聲音依舊覺得是那么的好聽,那么的充滿活力。拿著那輛賽車,發呆了很久,才珍重地放到書架上。不想讓它再被歲月塵封。
top5
悠悠球,這項運動,現在依舊在世界上很流行,在網上也依然可以搜到有關悠悠球表演的視頻。那些大神,玩兩個悠悠球都顯得那么輕松隨意,做出各種花式動作,上下翻飛,讓人不得不驚嘆。
這玩具對于我來說,也算是兒時的記憶。小時候,一個街坊的小孩子,拿著或炫麗或古樸的悠悠球,到一塊兒切磋球技。什么“環游世界”,什么“夢幻搖籃”,還有許多我忘了名字的技巧。小孩子里面,悠悠球玩的最好的,可以連續做五六個花樣而不失誤。誰學到了新的"招式",都會熱心傳授給大家,孩子們往往為了一個動作做的看起來比較華麗而重復那個動作一兩個小時。
我耐心地把袋子里的這個悠悠球繩套套在手指上,試著,想要完成幾個花式。結果被悠悠球砸到了腦袋,手殘的不行了。越長大越習慣當觀眾,而不喜歡當參與者。只好把它放回到袋子里,跟其他玩具一起待著。
寫在最后的話: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只要一部關于玩具的動畫片熱映,緊接著就會有購買玩具的一輪高潮。我們這代人是看著動畫片長大的一代人,大家都會有許多存貨的,抽出你打游戲或者談戀愛的時間,跟你的玩具伙伴待一會兒,你也應該會恍然,哦,原來這就是我的青春。
袋子里還有其他好多好多玩具,有的有點殘缺,有的看起來跟新的一樣。這些都是我以前的寶貝,現在依舊是我的寶貝,必須好好儲藏起來。
等哪天我老了,子孫滿堂了,我把小時候的玩具拿出來,給那些小娃娃說說歷史,回味下自己當年的天真時光,想必會是十分愜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