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很多運動妞兒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看到新款的漂亮的運動鞋,就算勒緊腰帶也要買,直到鞋子可以在擺一串兒。但是,買這么多鞋,你知道該怎么挑選運動鞋么?
今天就給大家說下怎么選跑鞋。
首先,你得做一個濕腳測試。
1.往空盤中倒入少量的水
2.浸濕腳掌
3.將浸濕的腳掌踩到一張空白厚紙板上
4.將腳拿開,就可以觀察了!
正常足弓
如果你能看到約半個足弓,那么你是最普遍的足型。這類腳型在運動中,一般是腳的外側著地,腳踝會輕微向內彎,這樣就可以吸收和平衡振動了。這種足弓的人可以選擇任何類型的跑鞋,但是最好穿一雙具備穩定性的,因為它能更好地支持足弓。
低足弓
如果你幾乎能看到整個腳印,那么你是低足弓,這類腳型跑步時腳踝向內旋轉,重心落在腳的內側,這會造成過度的足部動作,并增加受傷的幾率。對于輕度或中度內旋的人,可以選擇穩定性跑鞋;對于嚴重內旋和大體重(超過90kg),或者O型腿的跑步者,可以選擇具有牢固支撐結構的跑鞋。
高足弓
如果你只能看到腳跟、前腳掌以及腳外緣,那么你是高足弓。這是一種十分少見的足型,這類腳在跑步時,重心都在腳的外側。因為足弓不會向內塌陷并吸收震動,會導致腿部承受過多的沖擊。這種足型的跑步者最好選擇中性避震跑鞋,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柔軟的中掌來促進內旋。
?內旋外旋?內翻外翻?傻傻分不清楚?
在上面的濕腳測試中,我們講的是內旋和外旋,但在很多關于挑選跑鞋的文章里,你會看到“內翻”和“外翻”。人們總愛以外翻和內翻來判斷自己的腳型,那什么是內翻和外翻?
所謂的內外翻就是以腳底的朝向來判斷的,往往高足弓的人,腳的內側離地高,外側著地面積大,伴隨著就是腳底朝內翻,所以高足弓的人大多數都是內翻。相反,低足弓的人腳的內側著地面積大,外側少,伴隨著就是腳底向外翻。
?跑鞋穿久了,鞋跟總有一側被磨損,這也和內外翻有關系嗎?
鞋跟穿變形,不用太擔心,和你是什么腳型沒有關系。大多數人的鞋跟外側都會有磨損,這是由于受到生物力學的影響,或者和你跑步的姿勢習慣有關。我們看到的大多數跑鞋的鞋底外側的耐磨性能都會加強。
?哪些才是適合你的鞋?
我們已經說過,正常足弓或者高足弓要穿減震型跑鞋,那么如何挑選減震型跑鞋?
判斷方法:中底一般手感柔軟,基本為一整塊材料做成,所以不會有不同的色塊。鞋的重量中等偏輕。
低足弓的跑步者,則需要穿穩定型的跑鞋。
判斷方法:鞋底內側足弓處由兩種顏色組成,這一部分硬度高,主要用以支撐足弓不向內傾斜。鞋的自重量中等。
另外,如果你要參加馬拉松之類的比賽,就選競賽鞋。
判斷方法:鞋的自重量較輕。鞋面材料很薄,鞋底紋路較淺。
如果你要參加越野跑就選越野跑鞋。
判斷方法:外底的紋路夸張粗大,鞋底比較硬,鞋面材料防水,有快速系帶系統。適合在土地、林間等自然地面上跑步時穿著,鞋的自重量較重。
如果你體重超過了90kg那就選運動控制功能的跑鞋
判斷方法:鞋底內側有兩種顏色,從足弓到后跟均是硬質材質。達到最大限度控制腳向內傾斜。鞋的重量中等偏重。
很多人為了趕時髦買了赤足跑鞋,事實上,赤足跑鞋主要用于訓練。此外,模仿赤足跑的五趾鞋,主要的好處是讓足部的更多小肌肉群達到鍛煉,適合于平時短時間的訓練以及水平較高的訓練。
?能折得動的鞋就是好跑鞋嗎?
好跑鞋不是單純的整個腳掌的軟或者硬,而是針對不同部位來做出的不同材料的放置。競賽鞋可以折動,像穩定類或者越野鞋可就別想折的動了。
?除了選對適合自己的功能性的鞋,還有什么買鞋小技巧?
建議下午或者鍛煉完去買鞋,因為這時候腳會變大。穿鞋的時候腳跟要頂到鞋的根部,然后看看腳尖是否可以空出一個拇指的寬度,這樣還可以順便測試一下腳踝的支撐性。
?一雙鞋能穿多久?
日常訓練跑鞋的壽命在300-800公里,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周能跑30公里,那半年后就需要換鞋了。競技跑鞋,100公里以上就要考慮更換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