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為南宋著名詞人,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
他的詩詞中有好幾十首皆與合肥有關;而他與合肥有關,卻是結緣于兩位歌伎姐妹。姜夔怡情山水,熱愛自然,據考證,中青年時期的游歷中他至少三次來過合肥,均居城南赤闌橋畔。
他客游合肥,寓居赤闌橋,和范仲訥為鄰,同時愛上了赤闌橋邊那位彈琵琶的歌女。姜夔詞中的她體態“燕燕輕盈”,言語“鶯鶯嬌軟”,可謂千般嫵媚,萬種風情。她對姜夔“別時針線”,“別后書辭”,溫柔體貼,經久難忘。而且,彈琵琶的歌女還有一個彈古箏的妹妹。姐妹倆陪姜夔游巢湖、登姥山,又常泛舟環城河中,彈唱演繹“姜詞”如錦上添花,令懂音律、善譜曲的姜夔心曠神怡,即便暫時別離,他在夢中也時常與這對姐妹相會。姜白石詩中提及此一情事的,只有《送范伯訥往合肥》絕句三首,而他的詞中,與此情有關的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其全部詞作的四分之一,足見其縈心不忘。
? ? ? ? 姜夔有時為"兒女情長"所累,甚至被合肥倆姐妹所批評。相傳有一次合肥城被金兀術所破,姜夔時正在江西家中。他毅然趕來合肥,到赤闌橋畔探望倆姐妹。殊料卻遭到姐姐的白眼。琵琶女認為,山河破碎,大敵當前,你姜夔堂堂七尺男兒,自應投軍精忠報國,跑來看我們倆做啥?她在素箋上疾書:"酒磨壯志,花消英氣。國家有難,豈能熟視?"姜夔讀罷,羞愧難當,遂暫別赤闌橋,投奔抗金名將劉琦。劉琦在柘皋大敗金兵后又收復合肥。姜夔回到赤闌橋,眼見橋毀樓空,倆姐妹亦不知所終。經多方打聽,只知道姐姐不甘金兵屈辱,在殺死一個小頭目后,跳河自殺。姜夔大哭一場。
? ? ? ? 沿橋邊小道向東,河畔入眼的盡是楠樹、桑樹、法梧、桂花,由于向水而生,各種樹干均彎腰傾斜;步行近百米,兩岸未見到一株垂楊柳的身影。過了微雨亭,倒是種有楊柳,但因缺乏養保,許多遭蟲蝕成了朽木。"大橋西邊,可見到'柳眼欲開'與'梅花如椒如菽'的情景。不過赤闌橋附近柳樹種得太少了,沒像包河公園那樣成氣候。姜夔800年前多次描繪過的"合肥巷陌皆種柳"、"唯柳色夾道"、"西風門巷柳蕭蕭"的意境而今難覓。
? ? ? ? 姜夔在《淡黃柳》的序中道:"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 ? ? ? ?詩《送范仲訥往合肥》之二"我家曾住赤闌橋,鄰里相過不寂寥。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
? ? ? ? ? ? ? ? ? ? ? ? ? ? ? ? ? ? ? ? ?鷓鴣天 元夕有所夢
? ? ? ? ? ?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 ? ? ? ? ?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