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邏輯思考”嗎?
邏輯思考可以說是一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所有的說服、談判、建議和主張等都少不了邏輯思考。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其實并不會邏輯思考,這就會被別人他人稱之為“強詞奪理”、“毫無說服力”甚至是“沒腦子”。邏輯思考并不是難事,關鍵是要掌握好邏輯思考的技巧就可以讓你輕松學會邏輯思考,從而顯得有智慧。
一、邏輯思考是什么
邏輯思考,一句話“利用有力的論據去支持你的論點”。很多時候,我們只提出了論點,卻沒有說出我們的論據。有些時候,很多人以論點來支持論點。
A在一家專門進行房地產投資的公司做投資經理,他向投資合伙人建議:“我們的房地產投資應該轉向共享經濟市場投資”,“未來肯定是共享經濟時代”。A堅持自己的主張,認為合伙人B會贊同他的說法,可是B聽了后無動于衷,說了一句,“你這想法沒有說服力”。因為A的主張就像:
“他是一個好領導”
“這個人很優秀”
“這里的環境真好”
A只是在陳述自己的主張“房地產投資應該轉向共享經濟”,而他說的,“未來是共享經濟時代”只是另一個論點,對于房地產投資是否應該轉向共享經濟投資而言并沒有什么直接的幫助。不過這里難得可貴的,A確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這比起很多人說了半天話,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強很多了。所以說,沒有邏輯的主張,沒有人理會。
邏輯性最基本的要求是:“主張之后,提出論述”。說完了自己的主張之后,需要將自己的論據說出來,如果只有主張,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會讓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你為什么要這么說。
這時,A也大概領會了老板的意思,他立馬加強了自己的觀點的論述,他對B說:“我們應該轉向共享經濟的投資,因為未來是共享經濟時代,未來的資產可能變成一種負擔,大家都會把房子拿來出租”。這個時候,B聽了之后說,“你的邏輯太跳躍了,共享經濟時代到底是什么,我現在很忙,有空在聽你說”。
主張之后,需要論述。這是邏輯思考的基礎,但是不能流于形式主義,很多時候,你提出的論據并不一定支持你的論點。這次A雖然有進步,但是,邏輯太過跳躍,不夠說服力。
二、邏輯不是憑感覺,而是有具體主張和論述
這個時候,A重新反省了自己,他開始思索,到底什么是共享經濟時代呢?共享經濟時代有什么特征呢?這對于投資有什么關系?然后A列出了如下幾個方面:
“資產價格昂貴,投入的成本高”
“分享經濟對于消費者有了更多靈活的選擇”
“分享經濟提升閑置資源的利用率”
有了上面的論述之后,A再次向B匯報說:“我建議我們的投資應該轉向共享經濟的房產投資,這樣可以降低我們的資金投入成本;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消費者也更加愿意選擇租賃的形式;這樣還提升了房子的利用率。所以未來的共享經濟時代,我們不應該繼續持有房產,而應該租下來當作再次租售。”
論述跳躍,邏輯上缺乏說服力。
沒想到的是,B聽了后說到:“這次你的論述得很好,我也聽懂你的意思,不過,你還是說服不了我,因為你說的投資分享經濟的房產這與我們公司有什么關系呢?即使能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利益,但是我們公司能得到什么呢?我么你公司又不是慈善公司,你還是回去在思考思考吧。”
邏輯跳躍,問題在于“自以為是的默契”
A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了投資分享經濟的好處,但是沒有站在自己公司的角度去考慮,默認為公司知道,自以為對方知道自己的意思,對于公司來說,最關鍵的是要賺到錢,是投資回報率。如果能從公司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建議的話,那么就很有說服力了。
三、換位思考
現在我們知道,邏輯思考需要“主張之后,提出論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自以為是的默契,我們還需要將對方的沒說出來的意圖,給詳細描述出來。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批判性檢視,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
1.用批判性思考檢視自己的邏輯
什么叫批判性思考呢,那就是不斷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再思考。A應該多想想自己提出的“能為公司賺錢,可以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率”,是不是確實可行,如果可行的話,有什么更好更快的方式可以讓公司賺更多的錢。同時,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假設我提出這樣的論點,對方有可能會拋出什么疑問?
2.不斷問自己為什么
當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述的時候,就需要問自己,為什么自己的這個論據是支持自己的論點的,為什么是這個論據。當A提出“消費者會喜歡”時,應該想想為什么消費者會喜歡這種共享的方式。
3.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當A提出,“降低投資成本,消費者喜歡,公司更加賺錢”之后,應該繼續追問自己,到底還有沒有更好的論據,這幾個論據中還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要記住,邏輯思考是一個尋找證據支持自己主張的過程,這里沒有完美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斷深入分析,反復驗證,精益求精才能讓我們的邏輯思考更加趨于完美,讓我們快速高效地向對方呈現自己的邏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