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狂而不直,侗(tong)而不愿,悾悾(ko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哈皮波白話試譯:
孔子講:“有些人狂妄卻不直率,愚昧無知卻不謹慎,憨厚老實卻不講信用,我不知道這些人竟然會這樣。”
賞析:
狂者,直也;侗者,愿也;倥者,信也。
以上往往是我們對于人性的美好想象,可真實的情況卻往往是狂者不直,侗者不愿,倥者不信。
孔子和儒家對于人性的認識不僅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上,也極不愿意去探尋人性的復雜,期待一種赤子之心看待世界,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保持赤子之心。
但是現實卻是人性非常的復雜,而且具有極大的偶然和不確定性,而且人性的復雜遠遠超出人的想象,即使是小說家也無法完全刻畫出來。
到底是認識人性的復雜后仍然充滿熱愛,還是一直保持一顆簡單的心去認識世界,都是基于自我的選擇。體驗人性的復雜,是接觸現實世界,可能充滿痛苦和折磨,但是卻能恍然大悟。保持簡單的心境,相信世界的美好,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中活著,則能活的輕松快樂。
儒家和所有宗教都是教人活在想象的世界,從而擺脫現實的痛苦。
而法家和自然主義者則是讓人活在現實殘酷世界,認識人性的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