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行,讓唐玄宗給咱們當導游

三年來出行不易,無數熱愛旅游的小伙伴,望眼欲穿,可惜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今天在這里,咱們不妨率性而為,折疊時空,讓唐玄宗為咱們當一次導游,從西安到成都,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

唐玄宗劇照

這第一天,咱們要起個大早,晚了恐怕就跟不上導游了。因為唐玄宗的這次出行是偷偷摸摸的,同行的還有楊貴妃三姐妹、皇子與王妃、公主、皇孫,加上楊國忠以及親近的宦官、宮人。

沒錯,這次出行不同于尋常,以往他往返長安和洛陽之間,每一次都極盡奢華排場。但是這一次,安祿山從北京出兵已經攻陷了洛陽和潼關。再不走就要當俘虜了,為了不引起慌亂,皇帝連文武百官都沒有通知,就偷偷出發了。

往哪逃,目的地很明確,就是劍南道(大致就是今天的四川)。為什么要逃往劍南道呢,首先是蜀道艱險不利于叛軍追趕,其次寵臣楊國忠當過劍南道節度使。這次出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玄宗幸蜀”,其實就是一次灰頭土臉的大逃亡。

西安——寶雞? 180km

咱們準備一輛越野車,把油箱加滿,聽著悠揚的車載音樂,把唐玄宗、楊貴妃和高力士當作史上最豪華導游團,出發嘍!

從大明宮出來就是郊外,接著渡過渭河上的便橋,就算離開了長安界。當年他的祖先唐太宗,就在這個橋頭,面對突厥的二十萬大軍,不戰而屈人之兵。今天太宗的后代竟然從這座橋上逃走,把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都城——長安城拱手交給一個番將,是有點諷刺。

過了這座橋,長安城的輝煌再也不會有了,大唐盛世也將一去不回。

如今在這座橋的不遠處,又架起了一座現代化大橋,名曰“咸陽橋”,它是西蘭公路的必經橋梁。

咸陽橋

一行人在關中平原上沿著渭水的方向,一路向西,到達了興平。他們一路馬車顛簸疲憊不堪,收拾房屋準備在驛站歇下,咱們可以四處轉一轉,往東開車40分鐘的路程,有衛青、霍去病的陵墓,緬懷一下這兩位青年將軍深入漠北蕩平匈奴的豪情。

等咱們驅車回到驛站,天色漸晚,不經意間抬頭看到一個木牌寫著“馬嵬驛”。

喲!看來今晚有大事發生,一定要見證這一史詩級的一幕。

馬嵬驛舊址

一陣嘈雜聲中,幾名士兵抬來了一具尸體,嚷著“楊國忠叛亂,已被誅殺”,把他的人頭挑在長槍上,血淋淋的,甚是恐怖。高力士走進玄宗屋內,片刻之后,房間內就抬出了一具尸體,是楊貴妃的。

唐玄宗和楊貴妃究竟說了些什么,楊貴妃究竟是自縊還是被絞死,無人可知。但是楊貴妃是無辜的,一個王朝的黑鍋,一個妃子怎能背得動。

天亮之后,看到雙鬢斑白唐玄宗的唐玄宗,已經完全沒有了在驪山別院華清池的神采。

傷心歸傷心,逃跑一點也不能怠慢,皇家車隊沿著連霍高速,繼續以向西奔馳。

中途在小村子歇下,車載導航顯示“五丈原村”。原來這就是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地方,小村子高出周圍約200米,北靠秦嶺,南鄰渭水,東西皆有深壑,但是村子里面卻土地肥沃、地勢平坦,真是一塊天然的軍事寶地,難怪諸葛亮北伐總要把這里當作后勤補給站。

五丈原鳥瞰圖

剛停下了,就傳來了大臣們的爭議,有人仗義執言,聲稱諸葛亮千辛萬苦才占據五丈原,與魏國司馬懿對壘在這渭水河畔,魏軍只能高掛免戰牌、避而不戰。這里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軍事基地,一旦朝廷撤離,被叛軍占領,北方山河就再也不是李唐天下了。

此言不虛,自古以來東晉、南宋、南明這些大一統王朝,一旦逃亡南方,只能是偏安一隅小朝廷,恢復中原再也無望,這是南北方地理特點決定的。

聽著大臣們呼天搶地,咱們卻坐在亭子下望著遠處的渭水,吃上一碗正宗的岐山哨子面。他們終于商議出了結果,留下太子李亨代表著唐王朝繼續反抗,皇帝本人仍要堅持“幸蜀”。

眼前這位老人今年剛過完七十大壽,已經算古稀之歲了,早已沒了開元初年的銳氣,只想到巴蜀清凈之地了卻余生。

好,既然如此,就趕快出發吧,太子向北消失在了寧夏銀川的方向,玄宗皇帝向西直奔大散關而去。

出行路線:陳倉道+金牛道

大散關是關中四關之一,自古川陜交通要沖,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是從這里進入的關中平原。

南宋的陸游就曾在這里抗金,寫下“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使大散關聲名遠揚。

大散關是陳倉道上最重要的關隘,所以又被稱為“散關道”。楚漢爭霸時期,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走的就是唐玄宗腳下的陳倉道。

玄宗從長安城到大散關一共180公里,走了7天,畢竟這里是關中平原,一旦出了大散關進入秦嶺,路就沒以前好走了!

秦嶺把中國分作南方北方

秦嶺是一排東西走向的山脈群,綿延400公里,包括我們熟悉的終南山、華山、驪山等,構成了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既能擋住北方的寒流,又能擋住南方的潮氣,使秦嶺南北完全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氣候。

玄宗翻過秦嶺,可以走子午道420公里,可以走褒斜道350公里,只有陳倉道550公里。為啥要選一條遠路呢,因為這條路在當時是官道,另外幾條小路要么崎嶇險阻,要么有野獸毒蟲。

到這里我們真得佩服古人,他們沒有衛星定位,也沒有測繪工具,竟然能在深山中探索到這樣一條道。

而今天的我們號稱“基建狂魔”,但是在修建國道高鐵時,愣是沒有找到更好的路線,還只能選在了這些古道附近,陳倉道大部分就被現代公路所承襲。

寶雞——漢中 300km

如果時光折疊550年,在這條古道上劉邦和李隆基還能碰個撞面,聊一聊當帝王的個中滋味。

開了近5個小時的盤山公路,神經一直緊繃著,始終不覺得疲憊,終于在眼前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漢江在遠處緩緩流淌。

這里就是古陽平關了,既是陳倉道與金牛道交叉口,又是漢中平原的西大門,在冷兵器時代是,在現代還是,就這么厲害。

抬頭遠望,漢江對岸一座孤山,在漢中平原上顯得格外顯眼,時刻保護著平原的西大門,這就是定軍山。

定軍山

有江,有山,有關,就一定還有英雄和故事。

五虎上將趙云、馬超和黃忠都在此地留下過英雄傳奇,魏延在這當過太守,劉備在這里登基稱帝,諸葛亮也是安葬于此。

以前雖讀過三國的書,看過三國的劇,但從沒留意過其中的地名。直到現在,三國的故事一個個立體了起來。

唐玄宗平生第一次到漢中,只覺耳目一新。漢中處于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雖然今天漢中市隸屬陜西省,但是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漢中被秦嶺、米倉山和大巴山包裹,只有嘉陵江和漢江,給與世隔絕的漢中帶來一線生機,可惜兩江在漢中都處于源頭和上游階段,河床較窄、江水湍急,行船能力十分有限。這無意間又關上了漢中的東西大門,使其在過去的兩千多年始終處于良田美池,雞犬相聞的相對封閉狀態。

到了這里,有大臣又憋不住了,聲稱當年諸葛亮每次都把沔陽(今天的勉縣)當做北伐起點,在這里準備糧倉后勤,劉邦也是從這里開創霸業。只要咱們在這里站住腳跟,恢復大唐江山有望啊。何況這里風景秀麗,溫暖濕潤,非常適合陛下調養龍體呀。

可是,唐玄宗嚇怕了,洛陽丟了,長安城也丟了。安祿山太強悍,一定要躲得遠一些,再遠一些,不要說了,劍南道成都府,出發!

漢中——成都? 420km

四川地理確實比漢中還要封閉,自古就是軍閥割據的好地方。除了三國時期劉備建立的蜀漢,歷史上蜀國就曾出現過好幾個。

如東晉十六國時期譙縱建立的西蜀,五代十國時期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建立的后蜀,北宋初期李順建立的李蜀,南宋時期吳曦建立的吳蜀,明末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等等。

蜀道就遠遠不如陳倉道好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剛剛走出陽平關的玄宗,沒來得及在漢中享受幾天,就一頭扎進了金牛道。

這蜀道雖然難走,畢竟也是官道,當時四川與長安往來密切,楊貴妃最喜歡吃的荔枝就是從四川涪陵,經過荔枝道和子午道,送進長安城。

我們一路沿著京昆高速進入廣元市,已經來到了劍南道的北大門,果然看到了四川官員前來朝拜迎接,這里就是明月峽,又稱朝天峽。只看見一道長約4公里的峽谷,卻能集齊古今所有的道路于一處,比如古棧道、纖夫道、水道、公路、鐵路。可謂是天然的中國交通“博物館”,有一種時空穿梭的錯覺。

明月峽

這些古棧道為李白帶來了靈感,很多人對《蜀道難》的創作背景總有些困惑。唐詩重在立意,但是李白通篇主題就是“路不好走”,很多專家試圖挖掘詩中的隱喻。

李白行事素來灑脫,不喜歡拐彎抹角,從不用春秋筆法,更沒有隱喻。

唐玄宗幸蜀,他很開心,寫詩《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贊美皇帝幸蜀的胸襟。

永王李璘邀請他做幕僚,他又很開心,寫詩《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對永王進行了全方位的謳歌。

我們駕駛在京昆高速上,李白帶著書童行走金牛古道上,看著兩側的崇山峻嶺,下面的萬丈深淵,一定也會像《蜀道難》一樣感嘆這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完美結合。

古蜀道

每次走山路,總能淡化心中的煩惱,可能是感觸今天便捷的生活來之不易吧。

很顯然玄宗的心情并沒有因此開朗,不斷地催問著隨從,下一站到哪里。

大將軍陳玄禮回答說,前面就是劍門關。在唐代,把劍門關以南劃為了劍南道,劍南道并非某一條道路,而是地名,大致是今天四川省。

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將姜維守在這里,魏軍沒有絲毫辦法。直到鄧艾發現了陰平道偷襲成都,劉禪下了投降詔書,鐘會才從此關入蜀。

劍門關

終于告別了崇山峻嶺,突然有數名士卒抬來了十壇老酒。隨從對玄宗說到,有人貢上了上好的劍南燒春。

劍南燒春,就是今天劍南春的前身,產于綿陽,唐代稱為綿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質純凈、日照充足,是釀酒的黃金段。

據《后唐書》記載,劍南春在盛唐時期就被選為了宮廷御酒,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載入正史的中國名酒。

唐玄宗帶上幾大壇子劍南春,一路暢飲,不用擔心酒駕的問題。只有酒精的麻醉才能讓他忘卻馬嵬驛的恥辱,才能忘卻幸蜀的心酸。

就這樣,我們跟著已有七分醉意的唐玄宗,在路上晃晃悠悠,不緊不慢的又走了10天才來到成都府。

對,這就是終點!

成都是唐代劍南道的治所,玄宗的行宮只是前劍南節度使的一座使院,但顛沛流離了45天后,這個院子無異于仙境。

在這里,唐玄宗將開始他一年零兩個多月的蜀中生活,這段經歷在他七十八年的人生中,短暫而難忘。在這里,他恐懼、他痛苦,他追憶、他悔恨,這些情感共同交織了唐玄宗的一場蜀中大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