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菲貓說:“Money is not everything.There’s Mastercard&Visa.(現金不代表一切,還需要有信用卡)。”可別以為這只是一句惡搞式的玩笑話,因為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信用卡已經以其獨特的透支消費和透支取現的功能,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第二個錢包”。
看看還有沒有的錢了
然而在實際運用信用卡的過程中,許多人卻往往會走到兩個錯誤的極端:要不就是無度透支淪為“卡奴”,要不就是聽過太多“卡奴故事”而從此將信用卡打入冷宮。其實信用卡本身是個好東西,關鍵要看我們怎么使用。
沒錢 不要裝
合理控制透支上限
在國外,理財師一般會建議消費者的信用卡總授信額度(注意,不是單張信用卡授信額度)為其6~12個月的收入。這樣的額度通常能夠在現金流規劃與風險控制這兩者間保持較好的平衡。
在國內,信用卡興起時間較短,人們對信用卡的認識還存在較多誤區,且目前國內信用卡消費的主力軍是年輕人,有些是剛剛踏入職場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有些還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族,他們的透支還款能力并不強,過度用卡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對于這一類的人群,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信用卡的總授信額度,讓他們有一個養成良好用卡習慣的過程。因此我們建議這些年輕人的信用卡透支總額度控制在約3個月的收入,對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來說,2000元的初始信用額度也已綽綽有余。
當然,對于理性消費者來說,信用額度則可以略有提高,但也以6~12個月的收入為宜,不宜更高。因為一般來說,月收入的6倍足以應付日常的消費支出以及臨時的大件商品消費支出。
與之相對應的是,工作變動頻繁或者是自己當老板的創業者,由于每月收入容易忽高忽低,缺乏穩定性,因此應該將信用卡授信額度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內,比如上年收入的20%~40%。
梯度分配授信額度
對于理性消費者來說,可以運用2~3張信用卡進行組合使用的模式。在信用卡授信額度的分配上,同樣需要幾張信用卡進行分工合作。比如說王先生工作穩定,月收入6000元,消費理性,擁有兩張信用卡,一張銀聯卡,一張雙幣種卡,信用卡總授信額度可控制在12個月收入,即72000元。那么他就可以將銀聯卡的授信額度設定為24000元(詳情咨詢WZJR99689)(4個月收入),用于日常消費,另一張雙幣種卡的授信額度設定為48000元(8個月收入),平時不需要使用,只有在出國旅游或者購買大件商品(家具、大型家電等)時使用。
當然,如果兩張信用卡的信用額度都不夠高,或者說想享受其他信用卡特約商戶所帶來的優惠,那也可以采用3張或以上信用卡搭配使用的辦法,只不過日常消費最好使用一張信用額度相對較低的卡,這樣不僅可以讓刷卡積分得以集中在一張卡上,讓積分換禮品獲得更高的“效率”,同時也可以盡量避免沖動消費帶來的不良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已經有中國游客最常去的30個旅游目的國及地區開通了銀聯卡消費業務,消費者在這些地方使用銀聯卡消費的話,可以根據即時匯率進行計價,避免了匯率風險,且不需要支付貨幣轉換手續費。
適當提高取現額度
通常,我們比較鼓勵刷卡消費,但并不鼓勵用信用卡透支取現。因為和信用卡刷卡消費相比,信用卡透支取現由于沒有免息期,所以成本要高得多。信用卡取現容易讓人陷入“拆東墻補西墻”,“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中。
不鼓勵信用卡透支取現,并不等于說我們不需要透支取現額度。如果我們用好了信用卡的透支取現,還可以為家庭資產增值。眾所周知,每個家庭都應該準備一定的應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但以活期存款為主的應急備用金的投資收益卻少得可憐。這時,擁有一張取現額度較高的信用卡就能很大程度上釋放我們的家庭應急準備金。
比如王先生家原來要準備30000元的應急準備金,而當他的2張信用卡取現額度合計達到20000元時,他就只需要準備10000元活期儲蓄了,另外20000元則去做收益更高的投資,比如購買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或純債基金。一旦家里遇到突發事件需要使用應急準備金時,王先生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信用卡取現來解燃眉之急。隨后盡快贖回基金以償還借款。
現今傳統借貸中,主要是以消費類借貸與抵押類借貸兩種。
從個人消費類貸款考慮: 消費類貸款往往金額本身就不會很高,個人消費20萬通常已經能滿足普通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買化妝品,手表等。如果真有特殊需求,金額達到50-100萬,這類消費者通常會優先通過銀行完成借款申請,比如房屋抵押作為保障借到這筆大額度貸款。如果銀行審批不通過,往往是兩種情況(1.銀行收緊貸款需求2.申請人資質并非優秀),后者通過民間渠道借款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高風險,控制金額保障民間風控的壞賬率,防止民間資本最后因為壞賬而跑路。
抵押貸款產品主要分為汽車抵押和房屋抵押。一般借款人抵押汽車往往在1-15萬區間,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家因為短期資金緊張,但又需要拿出一筆資金簽訂合同購買設備或貨源,但是這些企業家往往又不愿意抵押唯一住宅作為擔保,所以才有了這種貸款。
而房屋貸款通常都是企業法人大資金流動所需,又或者是添置新房的消費者臨時使用資金。法人借款資金往往需要復雜的風控審核:行業背景調查,財務狀況(流動現金,資產負債),借款用途,上下游簽約合同等作為輔助參考才能決定是否放款。通常資金流通在500萬左右,目前上海一套房屋價格300-700萬,而上海一套房屋抵押率在7成左右,所以最高也在500萬左右,同時考慮到民間風控體系不完善,退出機制等問題,這個借款額度就顯得十分合理。如果有更高的資金需求,那該家企業需要審核的資料會更多更具體,銀行也會對此類借款人有綜合評估,對于民間資本來說這類體量的客戶一旦出現風險,一個借款客戶的逾期可能就會把民間企業資本一年的盈利和現金流抹殺。所以考慮到各方面因素限制金額尤為必要。
許多人解讀認為這是一個壞消息,可是我們深究之后是否還是這樣認為呢,這些金額限制是否是隨意設置呢?P2P需要正規企業,投資者不希望血本無歸,合理的發展才會讓這個行業更好。
這支名為“sunrise旭日東升”的開發股,將在一年后于華爾街掛牌上市,當初張婷也是最大投資者之一,面對股票即將以美金計算,且上市后以倍數成長翻轉,張庭將成為名符其實的小富婆,她笑說:“好象是這樣喔!不過林瑞陽還是最大股東,我只是投資者而已啦!”
想要錢 你說話
銀行的各種福利
一方面,雖然信用卡取現的日利息達到0.05%,但由于借款時間短(一般在一周以內),所以利息的絕對值很低。另一方面,在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這筆錢可以長時間地獲得更高的收益。
我們以王先生取現10000元,時間5天為例,他需支付的透支利息為10000×5×0.05%=25(元),他使用的建行龍卡貸記卡,取現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0.5%,既50元,合計費用為75元。但以去年3.25%的貨幣基金年平均收益計算,投資10000元一年的收益就是325元,而同期活期儲蓄的收益則只有79元,收益提高了246元。即使扣除了交易費用和利息后,仍然有171元的正收益。由此可見,作為應急準備金的信用卡取現的好處非常明顯。特別是對于一些收入較高的家庭來說,他們應急準備金的數量應該是比較高的,如果用信用卡取現額度代替相當一部分應急準備金,可供投資的資金數量就可以增加不少,效果也會相當顯著。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采取透支取現并不能只考慮透支利息問題,還要考慮透支交易手續費的問題。目前銀行采取的手續費計算方式大多是按取現金額的0.5%~3%收取,并規定了1~30元不等的最低手續費收費標準,有些銀行規定了手續費的上限,但有些銀行則沒有規定上限。因此,在選擇信用卡時,也要考慮一下取現手續費的問題。那些取現手續費較高,且沒有上限的信用卡并不適合當應急準備金的替代品。
如何提高授信額度
目前國內信用卡取現額度一般在授信額度的30%~50%,也有少數銀行采用國際通行的做法,透支取現額度與授信額度相等。對許多有意將信用卡作為存款準備金的消費者來說,取現額度較低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信用卡透支消費和透支取現的額度呢?
首先,辦卡時要充分準備各種資產證明。
申請之初,因為申請人在銀行還沒有任何消費信用記錄,銀行評估的是各種收入資產狀況,然后再決定給多少信用額度。如果要大幅提高申請時的信用額度,申請人就要認真準備各種信用證件,不要嫌麻煩,要把收入證明、房屋產權證明、按揭購房證明、汽車產權證明、銀行存款證明或有價證券憑證等統統提交給銀行。
其次,要認真填寫表格細節。
填寫申請表格的時候,還有幾個影響授信額度的小細節,諸如是否有本市的固定電話號碼,這個號碼是否是自己的名字或家人的名字登記辦理的,是否結婚及手機號碼是否有月租,是否為本市戶口等。銀行會據此決定是否增加申請人的信用評估。
第三,隨時隨地不忘刷卡。
用卡期間,多多刷卡消費,衣食住行都盡量選擇有刷卡的商店消費,使用越頻繁,每月就有相對穩定的消費額度,只是把原來現金消費的習慣改為刷卡消費。這表明你對銀行的忠誠度,銀行的信息系統會統計你的刷卡頻率和額度,在3個月到半年后就會自動調高你的信用額度。
第四,按時還款,保持良好信用。
欠債還錢,有還才有借。銀行也是嚴格遵循這個古老的真理。如果你不按時還款肯定無法積累信用。
最后,主動申請提高信用額度。
正常使用信用卡半年后,你可以主動提出書面申請或通過服務電話來調整授信額度,銀行需要審批,正常情況下,會在審查消費記錄和信用記錄后,一定幅度內提高你的信用額度。
信用卡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