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始”的話題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被提及的次數足以表達大多數人希望自己堅持初心的美好愿望。一切開始的時候,都是最美。這個周末,有三件事情,也提醒我,開始,是兩個多么美好而珍貴的文字。
昨天早上看陳丹青的《局部》《巴黎的青年》一期,里面聊到巴齊耶,以及他的畫和經歷。或許大概都是才華卓越又英年早逝的緣故,提到巴齊耶,就會讓我想到王希孟。巴齊耶在二十九歲時死于戰爭,留下來的作品不多,但件件精品,從中可窺見不凡的才華。我很喜歡印象派,但之前從來不知,原來這位巴齊耶,可與莫奈雷諾阿希斯萊等齊名。陳先生說,如果讓巴齊耶多活一些年歲,印象派或許會多出一個分支。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巴齊耶的作品,都可以是他早年的作品。英年早逝,總讓人扼腕嘆息。這幅《畫室》中,巴齊耶把自己也放入畫中,其他人都是畫室一同學習的伙伴,比如莫奈和雷諾阿,中間那位高高瘦瘦的便是他本人。這樣的畫室,這樣的同伴,溫暖的陽光照進來,有人在聊天,有人在角落里玩兒自己的琴,有人在旋轉樓梯上往下看,想想甚是美好。一群追逐“前衛”的印象派的巴黎青年人,從這里開始,逐夢。他們或許真的想過,自己所做作的畫,在整個藝術史上,會是多么重要的一筆。
今天去遼大看了半天的書。雖然看書的效率一般,但卻很喜歡在校園里游蕩的感覺。坐累了從教室里出來曬曬太陽,看球場上年輕的學生在上網球課,看著他們揮舞的手臂,聽球拍擊打網球的聲音;另外一邊的籃球場地也是,一群男生在打籃球,陽光,籃球場,以及籃球與地面撞擊的聲音,真的就像是一首關于生命力的歌,擲地有聲,激昂振奮。雖早就到了早春,但溫度還是很低,尤其是背陰的地方,可是,學生們在球場上,肆意的揮灑著力氣和汗水,明明是夏天的樣子,真是讓我羨慕的很。前幾天和同事聊天,同事抱怨孩子在學校,體育課幾乎都被停掉,現在的孩子,想在操場上痛痛快快的玩兒一場,都不容易吧,時間久了,很多人就忘記他們可以這樣揮灑汗水了,就像今天以前的我一樣,忘了運動除了健身房,更炫酷的地方其實是露天球場,那個最開始,我們玩耍的地方。
這周末,好友凝一似乎也格外感慨。先是昨天看完《吸血鬼日記》的結局,百感交集,和我說追這部劇整八年,換過這么多的城市,始終有這部劇以及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伴。今天她又整理了保存下來的明信片,并且改了自己的微信封面,她和我說,看著以前這些她去過的地方以及自己和好友寫給自己的話,發覺,青春多美好,我們不能忘了曾經的自己多么努力,多么灑脫,多么自由,人,不能越活越狹隘,我們要多想想過去,不只是單純的懷念,而是要活的更像自己,不要被現在的自己局限。說的多好啊。奮力向前,偶爾回首。與開始的自己對話,隔著時空,彼此祝福,真好。
希望我們都可以偶爾回首,不沉迷往昔,不沉迷現在。知道為什么要開始,知道何時可結束,知道再出發時,自己最美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