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這種偏見:“ 這么好看一定是單反拍的”,“像素高就是好”,“相機大就好”,“拿著單反相機的一定很會拍照……”
這些看法對不對呢?我想你看完會有個初步的判斷。
下面開聊,先說手機,現在手機相機功能真的很厲害了,也能拍出大片的,而且方便社交平臺展示。所有廠商一直在提升像素,我覺得過個幾年,覺得自己手機沒個幾億像素都不好意出門了!其實呢?像素只是一方面,成像最主要的還是感光元件(CCD&CMOS)。這就到單反了,手機后面再說。
先說名字~單鏡頭反光相機的簡稱單反,單是一個單鏡頭,反光是這么大的相機里有一個五棱鏡用來反光,光線先打到反光板上,然后通過反光鏡反射到目鏡里(如圖),當按下快門時,主反光板抬起,感光元件CMOS受光(感光元件是感光二極管排列組成,具體是高科技,不詳談了,可以自行去百度)記錄影像,副反光板關閉完成拍攝動作,這就是單反相機的拍照原理,說時遲 那時快,其實動作一般都會小于1/10秒,因為時間超過1秒大概就算作長曝光了,長曝光會虛的,是的沒有帕金森也會虛。有時候我們覺得拍的照片亮或暗于我們目鏡里看到的,是因為沒有調整好感光元件的狀態 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等。這些問題以后發文再聊。
單反之所以有名,最厲害的還是各種參數的配合,有很多的可能性。先前說到手機像素高,但是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像素不等于畫質。大概像素的多少代表了尺寸,反映在分辨率。而畫質主要是清晰度,銳度,色彩……等參數,他的體現主還是要看感光元件的質量和大小,所以單反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感光元件。所以說圖片質量主要看設備各種硬件,光像手機商那樣吹噓像素是在耍流氓,沒有用的。
說到感光元件,這就涉及到單反里我們常聽到的全幅單反和半幅單反了,其實半幅的說法不準確,因為全畫幅單反的感光元件尺寸是36×24mm(這是針對135相機也就是我們之前的膠片相機底片即膠片的尺寸大小來定義的數字),而除了全幅外,其他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并不是剛好36×24的一半,而是各有不同,尺寸越接近全幅,他的等級就相對越高,他的尺寸可以是16.6x24.9mm\23.5x15.6mm……,所以Aps-c或非全畫幅是最準確的說法。
再來說說單反稱霸的原因。
之前的膠片相機,膠片是感光元件,膠片有100 200 400 800等等等等的感光度區別,要裝來裝去換來換去—很麻煩很,膠片用一次就廢了—很浪費,而且不能及時通過屏幕看拍攝效果—很生氣,也不能做過多的后期處理—很無奈,等等原因,所以逐漸被淘汰了,膠片的唯一優勢可能就是色彩還原能力比數碼相機好。
其他的相機呢像卡片機、長焦機等雖然比單反便攜但是畫質不如單反高,雖然銷量也很高,但是綜合實力(便攜 畫質 可能性……)比起來還是單反勝了。
那么有人說我拿微單即便攜又畫質好,是不是以后就微單稱霸了呢?
這個問題我也打個問號?先來說說微單的名字……其實也不準確,我們一聽到微單想到的是什么?是索尼,幾乎很少有其他品牌的相機有叫微單的。這是為什么?因為是索尼玩的噱頭,他把名字都他媽的申請了專利!微單展開應該是:微型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對不對?但是呢他里面并沒有五棱鏡,而是感光元件直接受光,所以它體積小了。正經的名字應該叫無反(無反光單鏡頭相機),佳能新出的一款就叫無反了。他把反光反光去掉了,而是改成一個半透鏡的東西把光反射到目鏡和感光元件上。機器就小了。
所以問題又來了,感光元件直接感光會不會容易被光老化呢?相機壽命會不會因此短呢?這個只能交給時間來證明了。而且相機工作的時候沒有通過反光板等觸發機構來擋光和驅使感光元件會不會造成感光元件工作的不順暢?這么說可能聽不懂,就是說感光元件一直在感光,在觸發快門的一瞬間會不會沒有有效的區分光場的狀態造成拍攝失?。浚ㄟ@次沒聽懂也不解釋了,詞窮了……)本人去過索尼的產品推介活動,現場拍攝水滴和賽車???,效果確實不好,都會有拖影或虛化或涂抹嚴重,拍靜物時,白色瓶蓋邊緣放大后紫邊綠邊嚴重。當然了不否認跟不熟悉機器也有一定關系。
但是上述擔心的問題也確實存在,另外就是新技術的造價會反映在售價上,這一點可以親自去查一查價格。
在這不是否認無反相機,便攜又畫質好必須是未來趨勢,但是就目前技術不夠成熟來說,我們完全可以不去當小白鼠??。另外提一句就是索尼也推出過a系列單反,很明顯競爭不過尼康佳能等品牌才出了所謂的微單,而尼康佳能等大哥并沒有特別聲勢浩大的宣傳無反,為什么?這里的原由大家可以去深刻體會一下。
說完了單反,那么有沒有雙反呢?
有!雙反大致講是一個鏡頭用來目鏡取景,一個鏡頭用來感光元件取景拍攝,如圖,上下結構,容易造成看到的跟拍到的東西不一樣,有偏差……多尷尬,就像陶淵明的斜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么尷尬??。還有就是鏡頭造價,你想一個鏡頭就大幾千或過萬,那一個相機就裝倆,那得多!么!的!壕!所以還是單反贏了。
手機呢……
手機當然都能出好照片,其實照片的好壞不一定都限制在所謂的參數里。
馬概里曾經明確指出:單反不后期不如用手機。這就是說我們的手機基本就是很強大的拍攝終端,軟件商高通也表明過手機拍攝基本就是所見即所得,也足以證明他的厲害程度,但是手機由于便攜的要求限制,變焦基本都是電子變焦,在就是說我們看到了東西放大或縮小,但是他只是通過程序處理的,就像其他變量不變,你把彈簧拉長了,但是看到的部分并沒有因此變得清晰或高畫質。另外就是鏡頭廣角?大光圈不可調容易邊緣變形(比相機變形嚴重,尤其是筆直的建筑物)和虛化背景,還有就是強光和昏暗的情況不能拍出照滿意的結果……
從手機的攝像頭可以看出,他暫時不具備成像品質和體積重量完美統一的條件。
看 用手機拍的,建筑物在為你傾倒哦,越靠近邊緣越明顯。
完
以后會陸續更新一些攝影技巧之類的,保證實用。
轉發和關注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