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漿紗學習兩月多后,突然某天我還在外面閑逛,接到老師的通知,說是下午四點來他那里報道。因沒說具體什么事情,所以難免心余不知所措。后來才知道我有了新的學習任務,讓我學習生產(chǎn)計劃,一起的還有兩個,不過他們學習質量方面。故須離開漿紗一段時間,對于我來說當然是欣喜若狂,畢竟我也喜歡挑戰(zhàn)。所以今天來聊聊接到通知之后我的種種經(jīng)歷.....
第二天去找老師,老師讓我跟著生產(chǎn)部王部長學習,王部長乃調度前輩,平易近人,而且虛心教學,在生產(chǎn)方面可謂首屈一指,平時見他特忙,所以只有疑難雜癥,我才會勞煩他,先是從訂單流程開始,欲知所有流程,必須下車間了解每道工序,如何開始,如何銜接下道工序,甚至車間與車間之間如何恰接,我耗費一周時間才理“清楚”,頓時覺得好像盡在指尖似的。但有天老師突然問我某個車間的生產(chǎn)流程,我竟然喃喃亂語,羞愧萬分,才知好多好多知識有待提高,目前只是停留在表面。從那次以后,所見到的,看到的,都會不恥下問,甚至上網(wǎng)查資料,直到學透為止。
流程學完之后,教我的便是張老師,接著從各個車間的產(chǎn)能,訂單交期開始學習。張老師教之有方,怕教的多了,我一時半會掌握不了,所以等我學完之前的,才教我新的內容。他說過學習產(chǎn)能,不光要掌握理論算法,最主要的是去車間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計算。所以大多時候我獨自穿梭于所有車間,采集數(shù)據(jù),只為熟悉各種產(chǎn)能計算公式。至于訂單交期,當然以客戶要求為主,在客戶需求下,根據(jù)各車間各工序用時,加之意想不到用時,產(chǎn)能等綜合分配時間,總之只要不要延誤交期方可,至于這塊,目前學的不是太多,如若學深,還得大下功夫。
緊接著到了各車間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從絡筒到成檢,我學了遍,不敢說精,起碼每一步是什么,怎么做,理應知曉。當然最熟練的則是絡筒車間工序,練習較多,其核心技術為打結,雖然會了,不過速度還是跟不上,仍需加強練習。一路學來,積累的慢慢多了起來,同時也復雜了,更深的體會則是某些知識,表面看似簡單,實則包含好多意想不到的細節(jié),說白了,學得就是這些細節(jié),且為疑難。時間快啊,學完產(chǎn)能的一個多月后,又接到新的通知,于是我便整裝待發(fā),開始新的學習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