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免費
免費經濟學,最早是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他是寫《長尾理論》這本書的作者,他的另一本書《免費》,同樣撼動了整個互聯網業。雷軍把這兩本書,稱為互聯網的理論基礎。
在克里斯看來,免費,是指將免費商品的成本進行轉移,比如轉移到另一個商品,或者后續服務上。免費的真正精髓,其實是一個“二段收費”:
第一段,是某些企業先用錢,購買了你的注意力,你的朋友圈關系,你未來的需求等等。
第二段,你再拿著這些錢,去購買“免費”的產品。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一提起免費,就會說: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
案例
以前的游戲,基本都是按盒來賣的,一盒游戲288元。但是,當時因為付款形式、交易方式、知識產權環境等原因的影響,靠賣盒裝游戲賺錢,實在是太難了。
后來,盛大公司做了一款游戲,叫做《傳奇》,游戲免費,改為賣點卡,玩1小時游戲,兩毛九分錢。這并不高。但是你架不住這款游戲據說同時平均在線有100萬人,算下來人均成本只有4分錢。也就是說,一小時一人凈利潤兩毛五分錢,1天24小時,100萬人同時在線,盛大就能從這款游戲上每天賺600萬。陳天橋一度成為中國首富。
后來,巨人公司也做了個游戲,叫《征途》,游戲免費,時間也免費。那怎么賺錢呢?如果你游戲中打不過那些玩的時間久的人,你可以買游戲道具,比如屠龍刀、軟猬甲等等。
運用:場景
場景1:交叉補貼
如果你想得到的,是用戶以后持續的重復購買,那你就可以把這個產品的基座免費。比如免費剃須刀架、免費租用專業打印機。這些所謂的免費,只是:1)你用錢購買了他以后買耗材的可能;2)他再用錢買了你的刀架、你的打印機。
場景2:先免后收
如果你想得到的,是用戶對于高端產品的購買需求,那你就可以把低端版本免費。
比如視頻網站基本服務免費,但你想同步收看《太陽的后裔》,請付費;大部分云服務基礎服務免費,但你的東西不夠放了?更大的空間,請付費;教育版的軟件免費,但等你長大了、畢業了,請付費。閱讀片段免費,閱讀全文收費。帶廣告免費,去廣告收費。低質量MP3免費,高質量MP3收費。網絡內容免費,打印出來收費。注冊免費,加V收費。
這些所謂的免費,只是:1)你用錢購買了他以后買你高端產品的可能;2)他再用錢買了你的基礎視頻服務、基礎云服務、沒錢的時候的免費服務。
場景3:三方市場
如果你想得到的,是用戶的注意力、行為習慣、人際關系,那你就可以把你對他的一部分產品免費。比如你把微信公號的文章免費,再在公號上做廣告向第三方收費。俱樂部,對女士免費,向男士收費;博物館,對孩子免費,向父母收費。
這些所謂的免費,只是:1)你讓第三方,用錢購買了他的注意力,他的人際關系;2)他再用錢買了公號上的文章、女士的俱樂部門票、小孩子的博物館門票。
小結:如何運用?
免費,就是將免費商品的成本進行轉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的“免費”,都是“二段收費”。
應該怎么實踐免費的商業模式呢?記住三點:
1、交叉補貼。
2、先免后收。
3、三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