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點絳唇·感興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祖籍巨野(今屬山東)。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中進士,先后擔任成武縣主簿、禮部員外郎、知制誥。因剛直不阿得罪權貴,曾屢次遭貶,四十八歲時死于蘄州任上。北宋初期,王禹偁倡導清淡平易的文風。他的詩文清醇秀麗,極有成就。作有《小畜集》。
鑒賞:作為北宋最早出現(xiàn)的小令中的一首,同時也是王禹偁僅有的留傳下來的詞作,這首詞以清雅的筆墨、蒼郁而雄曠的情調,寫活了雨天的江南,也深蘊了詞人經國濟世的心愿和備受迫害的煩悶心情。
這首詞在北宋詞壇上獨樹一幟,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詞境。其影響及于兩宋詞家,孕育了眾多佳句。如柳永《雪梅香》中“漁市孤煙裊寒碧,北村殘葉舞愁紅”和“相思意,盡分付征鴻”等都得益于此?!扒妍惪蓯?,豈止以詩擅名”,《竹林紀事》之評可謂中肯。
寫作手法上,這首詞以景寫情、因情繪景。詞人把“恨”和“愁”加諸本沒有思緒的云和雨,實際是要一吐心中的愁悶。于是,江南的雨因濃濃恨意而淅瀝不絕,云因郁郁愁悶而低低堆積。但即便如此,在詞人心中,這江南的雨景也是動人的。南齊詩人謝朓曾在《入朝曲》中說:“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這“依舊”二字,雖沿襲古語,卻平添了幾許憂傷落寞的意味。這水村孤煙、天際征鴻的蒼涼景色讓詞人倍感傷懷,他萌發(fā)感慨,頓生幾縷愁緒。憑欄何意?是懷才不遇的悲哀,是苦無知音的寂寞,是風雨平生的酸楚。詞人寓情于景,末句“誰會憑欄意”頗有深沉不盡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