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我的手機推送的新聞是小學生弒母,點進去看到:?12月3日12時24分,沅江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泗湖山鎮東安垸村發生一起命案。經查,受害人陳某(女,34歲,沅江市泗湖山鎮人)被人殺死在自家臥室內,身上多處刀傷,嫌疑對象已鎖定為其子吳某康(男,沅江市泗湖山鎮人,六年級在校學生)。目前,嫌疑對象吳某康已被警方控制。經初步審訊,吳某康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母親打后心生怨恨,于12月2日晚9時許持刀將母親殺死。其母親死亡后,吳某康一直帶著2歲的弟弟在家住宿未外出。并且接聽其母親若干電話,回復其母微信,且吳某康拿其母親手機借母親名義在12月2日星期日晚上10:49,給其班主任發了請假信息,原信息是:“胡老師吳某康明天請假行不他感冒了”……
? ? ? ?真是無語了!案件中的那位母親陳某含辛茹苦把娃拉扯大,為使他成才而嚴加管教卻招來殺身之禍,她死得何其冤??怪這孩子嗎?當然。但作為千千萬萬孩子的家長,應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進行反思:
? 1、棍棒下出孝子?? ??
? ? ? ? 自古以來,中國的很多父母都有“棍棒之下出孝子”觀點,狼爸、虎媽現身說法如何將孩子打入知名院校的。我們很多家長看到個案時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環境和孩子的性格是不相同的,錯誤地復制他們的做法制造悲劇。實際上,“棍棒”教育出的孩子,性格極可能有缺陷。
???2、適當調低期望
? ?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胎教,幼教,學區房,戶口,名師......不是每個孩子都一定能成為"人中龍鳳",接納孩子的"平庸",我們絕大多數為人父母的大人不也是"平庸"的嗎?為什么要苛求孩子一定要優秀呢?做個能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也挺好,杰出人物畢竟是少數。
? 3、父親不可缺位
? ? ? 吳某的父親常年在市外打工,很少回家,是隱形的單親家庭。在家庭中,父親和母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父親對于一個孩子的發展,特別是對于其自我認同具有重要的作用;幫助孩子從心理上與母親分離,教他們控制自己的沖動,學習各種規范和規則,同時他還能幫助母親避免過度情緒化地處理她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對于男孩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父親影響的需求也不斷增強。因此,父親缺失使兒童生活的家庭環境不完整,兒童缺少來自父親的影響,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發展的缺陷。???
? 4、要重視青春期? ?
? ? ? 小學六年級到初中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的“叛逆期",心智發育的速度趕不身體的快速發育,是青春期的特點。如何有效地引導和教育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段"危險期",做父母的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給孩子提供好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就好了。殊不知,無論什么樣優越的物質條件也比不過一顆善良的心。
? 5、要孩子知感恩
? ? ? 如果父母把飯菜,衣服,出行,等都幫孩子做好了,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接受,理所當然地認為什么事情都應該先滿足他,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這極可能培養出白眼狼一樣的子女。父母在孩子面前要“示弱”,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就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去吃苦就是讓他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知道別人的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 ? ? ?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我十月懷胎,忍盡人間苦痛,含辛茹苦養你成人,你卻一朝親手要了娘親的命!。沅江小學生弒母案中犯罪嫌疑人的低齡化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到底如何正確地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有效地管教子女,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該好好思考一下。這不但牽扯每個家庭的福祉,也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古人云,“養子不孝如養虎”。康有為也說過,“人之苦痛莫若生逆子”。但愿沅江小學生弒母案的悲劇永遠不要再重演! 他還是個孩子呀,所以,當父母的要多學習,千萬別在可以改變他的時候放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