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幸福
* 小確幸:來自優勢與美德的幸福:做一時感官愉悅的事情,與做好事的感覺相比黯然失色。當我們很自然地去幫助別人時,一天都會過的很幸福。
* 美好的生活是用自己的優勢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創造真實的幸福和豐富的滿足感。
* 不要花太多時間改正自己的缺點,生命的最大成功在于建立以及發揮你的優勢。
2.幸福心理學
* 失敗后就認命了,不再嘗試的心理狀態就是習得性無助。但在習得性無助實驗中,有1/3的被試永不放棄,不論被做了什么,被做多少實驗;但也有1/8的被試從一開始就放棄了,根本不做任何努力就馬上頭像。我希望我會變成那1/3,實際上從我的經驗中來看我確實是。
* 悲觀的人認為挫折是永久的、普遍的、都是自己的錯;而樂觀的人認為挫折是特定的、暫時的、是別人行為的結果。
* 心理學一般研究的是如何治愈病人,我想研究作為正常人,如何更好的活。
3.幸福的誤區
* 消極情緒的意義:它是我們應對外界的第一道防線,使我們進入戰斗準備、戰勝或遠離危險。
* 積極情緒的意義:它擴展了我們的心智視野、增加了我們的包容性和創造力、使我們更加健康長壽、使我們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 消極情緒應與需要批判性思維的工作相匹配;積極情緒需要與用到創造力、想象力或廣泛思考的工作相匹配。
4.怎樣才能永遠幸福
* 幸福水平有一半由基因決定,一半由自己掌控。
* 為了更幸福應該做的事:
* 住在富有的民主社會里,不要住在貧窮的極端社會里。
* 與安全性的伴侶結婚。(只有在結婚能帶來真正幸福時才有效)
* 社交豐富、朋友多
* 避免消極事件和消極情緒(有一點關系)
* 有宗教信仰(有一點關系)
* 跟幸福沒關系的事
* 賺更多的錢
* 保持健康
* 盡量去接受教育
* 搬到氣候溫暖的地方
5.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 童年不幸不能決定長大后會出什么問題,你沒有任何理由將自己的缺點都怪罪到童年的事情上。過去不能決定你的未來,童年不是一生的詛咒,常常察看傷口不利于愈合。
* 不幸福的首要原因是對過去的美好不能心存感激,對過去的不幸夸大其詞,念念不忘。
* 感恩和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寬恕能撫平創傷。這樣會讓自己更加幸福。
* [ ] 增加感恩能力的練習:每天反思時間寫值得感恩的五件事。
6.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 樂觀的人將好事歸因于自己的人格特質或能力,所以好事是永久的;悲觀的人則認為好事是暫時的,而且這方面好不代表別的方面好。
* 悲觀想法的處理:ABCDE模式:A(adversity)不好的事——B(belief)信念——C(consequence)后果——D(disputation)反駁——E(energization)啟發。
7.抓住現在的幸福
* 增加生活中的愉悅
* 避免習慣化:把能給你愉悅的事情分隔開,避免審美疲勞
* 提升品味:跟他人分享、保留記憶、祝賀自己、使知覺敏銳、專注。
* 正念:每天冥想。
* 通過心流獲得滿意:做有挑戰性且需要技術的事情。
* 集中注意力
* 制定明確的目標
* 要得到及時反饋
* 處于學習區的難度
* 檢驗:忘我、時間停滯、掌控感。
8.優勢
* 利用你的優勢做任何事情。
* 看出別人的優勢,知人善用。
* 培養別人的優勢:當這個優勢出現時,你要明確說出來,并給予獎勵。
9.依戀風格
* 婚姻原則:注意力與不可取代性。雙方必須有高質高量的注意力,并且是對方的獨一無二時,才可以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