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集的長篇大論,哦,不對,長篇巨制終于落下帷幕。中途幾次想棄劇,想想前面的那么多時間都花在這個劇上,不看完好像對不起之前付出的時間,好在娘娘的演技在線,服裝道具可謂超出一般電視劇的精良耐看,劇中配角隨便拉出一個演技都能甩小鮮肉幾條街,還是忍耐著看了下去。
這部劇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編劇,把所有但凡叫的出名號,有些戲份的男的都變著法兒的愛上周瑩,而且死心塌地,至死不渝。這些男的明知道得不到,也不妄想得到,就是要為了周瑩肝腦涂地,豁出自己的性命不算,還要連累著全家一起豁出去,此處參考沈少爺。
感情線太過單一之外,還有一點所有角色都共用一句臺詞:“我要為你報仇”。
周瑩要光復吳家為吳聘,吳蔚文報仇;沈四海投靠杜明禮要為沈月生報仇;胡詠梅誓死與周瑩作對要為胡志存報仇;后面沈星移投身革命要為他冤死的爹娘報仇;連杜明禮都在查坤死后惡狠狠的說:“你放心,我一定為你報仇”。
劇中每個人物的死都不能一了百了,活著的人得想法設法為死去的人報仇,這真是一部靠著世代的仇恨撐起的大劇。
周瑩為吳聘,吳蔚文報仇
周瑩頂替胡詠梅嫁入吳家著實過了幾天好日子,與吳聘情意相投,生活甜蜜。不幸的是結婚沒多久吳聘就死于非命,周瑩撕心裂肺,掙扎著要跟吳聘一起死。為了腹中孩子活下來的周瑩,便扛起了為夫君報仇的大旗。而殺害吳聘的兇手再三易主,先是吳家三嬸,伙同吳聘小廝在水中下毒,被認定為殺害吳聘的兇手,被周瑩揭穿陰謀之后,吳家三叔三嬸自殺結案。
?偶然得知,胡詠梅買下甑糕攤,在甑糕中下毒之后,才猛然想起那杯被下了毒的水,吳聘壓根就沒喝,從而懷疑是胡詠梅下的砒霜害死了吳聘。與胡詠梅商場惡斗,幾番下來,胡詠梅敵不過周瑩,破產身亡。
?在與約瑟夫告別之時,提到吳聘的死因,方知砒霜致死不會口鼻流血,吳聘肯定在吃甑糕之前就已經被下毒,才明白過來,吳聘在杜明禮家已經被投毒,回到家中毒發身亡。
這么看來,吳聘死的那一天絕對是老天爺為他量身定做的死期,不死都不行。吳聘的死之所以這么周折,也包含了編劇的良苦用心。周瑩守在吳家,絕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為吳聘報仇,如果一上來就真相大白報了仇,大仇得報的時候周瑩也會抽身離開吳家。也就沒辦法把吳家東院打造成涇陽首富,成不了一品誥命夫人。
?
周瑩有經商的天分,還得益于吳蔚文對她的教導開化。周瑩對吳蔚文敬重有加,吳蔚文慘死在獄中,吳家東院家破人亡。這個仇也深深的埋在她心里,趙白石曾經勸她放下吳家的軍需舊案,她一口回絕:“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還吳家東院一個清白,為我爹報仇”。
吳蔚文的死不是誰具體害了誰,是當時政治形勢的犧牲品,兩邊幫派互相傾軋,扳倒吳蔚文就撼動了該陣營的利益,削弱了他們的實力,所以不管是沈四海做不做偽證,胡志存是不是惡意栽贓,吳蔚文都活不了。
周瑩要想替吳蔚文報仇就要徹底掀翻王爺的黨派,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送上斷頭臺,可惜該劇最終王爺也只是被發配新疆,沒有被殺頭。
?
沈四海,沈星移為沈月生報仇
如果要票選《那年》中最蠢的一個人,我投沈四海一票。白手起家,經商多年,為了替愛子復仇投靠杜明禮就算了,最后竟然想到找諫官直接參奏權傾朝野的王爺。這么單純簡單的方法,真的能是一個白手起家,經營多年,精于心機權術,幾經商海沉浮,最終把沈家打造成僅次于吳家富戶的大商人做出的決定?也太需要健腦補腎丸補補腦子吧。
沈四海沈星移一開始就堅信不疑是吳家害死了沈月生,沈家父子的邏輯分析能力肯定不怎么樣。吳家第二天要來欽差查軍需案有假的事,頭一天夜里把沈月生殺了,不做善后任何處理,難道等著欽差來給沈月生收尸?這兩人的判斷是非的能力連二虎都不如,最后落得沈家被抄,殺頭的殺頭,上吊的上吊也不足為奇。
沈星移知道大哥的死和吳家有關,橫沖直撞想直接一棍子打死吳聘為哥哥報仇。時隔多年,沈星移肯定后悔對吳聘下此毒手。如果不是當年的那幾棍,差點害死吳聘,也沒有了周瑩頂替下嫁的后續,陰差陽錯下是沈星移自己斷送了他和周瑩的緣分。
胡詠梅為胡志存報仇
男有沈四海,女有胡詠梅,是常年智商不在線的代表人物。胡詠梅求盡了人,托盡了關系,花盡了錢財,才把她爹胡志存從牢里救出來。沒出兩天,人就在家上吊自殺。胡志存壓根沒想著出來,對他來說余生在哪里過都一樣,都要背負著對好友的深深懺悔。胡志存死之前把很多事情都跟胡詠梅交代清楚了,胡志存再三告誡胡詠梅遠離杜明禮。在吳蔚文墳前痛哭,大聲痛斥自己對不起吳蔚文,這已經能說明,胡志存對吳蔚文的死是有愧疚的。即使胡詠梅不知道真實原因,也該分析出,胡志存之所以上吊不會是吳家作惡的結果。
胡大小姐卻一心要報復周瑩,把胡志存的死怪罪在周瑩的頭上,甚至把吳聘的死都算在周瑩身上。
這位小姐姐,請你畫畫重點,你在甑糕里下毒,被吳聘買回家中,你竟然不會后怕萬一吳聘吃了甑糕怎么辦?吳聘被毒死后沒想想是不是自己誤殺了吳聘,腦子都不動的說:“肯定是周瑩這個賤人克死了吳聘”。得知吳聘喝過周瑩給的西洋藥水后,更加確信是周瑩的洋藥水害死吳聘的。
腦子糊涂成這樣,縱然胡氏洋布莊紅極一時,掙了很多錢,也沒能在最后守住這份家業,甚至連幾代人奮斗的祖宅都沒能保住,自殺在了吳聘的墳前。
預想一下,胡詠梅在酒泉之下見到心心念念的吳聘哥哥無論說些什么,吳聘應該都會搖著頭默默走開,裝沒看見吧。
沈星移為爹娘報仇
如果當年文章沒有“周一見”事件,演沈星移倒是很合適。放浪不羈,壞壞的笑容,骨子里卻是救國救民,心懷大義。沒有周瑩這個“災星”,沈星移的一生應該多了很多快樂。沈星移的存在是周瑩的萬能護身符,周瑩去迪化的路上遭遇劫匪,沈星移陪著一起進土匪窩。周瑩被判斬監侯,不惜賠上他爹的銀子,自己的性命來搭救。周瑩因為吳澤行刺連累吳家眼看要被滿門抄斬,沈星移奮不顧身跳出去廝殺,最后以死護了周瑩最后一回。沈星移發誓要為沈月生報仇,要為沈家報仇,到死都沒能兌現承諾。做成的唯一一件從一而終的事情,就是為周瑩保駕護航。
男主直到臨死前才和女主有了唯一一場吻戲,還是在男主捅了女主一刀后,這樣的劇情安排,吃瓜群眾怒摔手中的瓜,表示忍不了,麻煩來個番外篇,什么劇情都不要有,就彌補一下沈星移周瑩糾纏一輩子才有個吻戲的遺憾....
沈星移邏輯能力不強,眼光卻很準確。沈星移要找王爺報仇,要找清政府報仇。沈星移要求的革命是徹底革了清政府的命,和吳澤不同,他一早認清清政府腐敗無能,官員昏庸無能,沒有效忠的必要,也沒有改良的必要。他的思想比趙白石,吳澤都要進步。
杜明禮為查坤報仇
杜明禮是個可憐人,沒有家,沒有身為人的喜怒哀樂,不敢想自己的未來,不能為自己心愛的人遮風擋雨,一輩子辛苦經營,對王爺忠心耿耿,被外人嘲笑不過是一條狗,終其一生攢下30萬兩銀子,也是有命攢沒命花。
?
杜明禮和查坤兩個是同命相連的可憐人,最后一刻杜明禮把生的希望留給查坤,而查坤對杜明禮有情有義又把唯一的機會讓給了杜明禮。杜明禮在查坤死后,才明白自己把別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大半輩子,自己也不過是個棋子,有用的時候用,沒用的時候就隨手丟掉。王爺對他不會存半點憐惜之情,他發狠要替查坤報仇,轉投張長清也不是什么高明的辦法。實在是走投無路的無奈之舉。
杜明禮的結局如同喪家之犬,沒有人會真正的同情,他所說的報仇也僅限于嘴上說說,不會真正的實現。張長清當時已經不被李大人重用,說不上話,不能為杜明禮鋪路。張的心里還有轉投王爺的算盤,杜明禮自然成了最好的投名狀。
杜明禮和查坤是本劇最大的反派,從第一集到達涇陽就把涇陽這方凈土攪得雞犬不寧,死有余辜之余也為他們的一生可惜。
?
這些世代的仇恨,讓原本善良的人面目全非,為了達到復仇的目的,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最后真相大白的時刻卻發現一心想復仇的那個人并不是自己的敵人,痛悔莫及來到故人墳前懺悔不已。胡詠梅如此,沈四海也如此,周瑩想整垮沈家為吳蔚文報仇,最后卻借款200萬兩救了沈四海,她說不想讓懷先背負上世代的仇恨。
仇恨迷人心智,使人變得面目猙獰,做出的往往是錯誤的判斷。
放下仇恨才能像我們的少奶奶,一路送走了所有人,告別了所有人卻能笑到最后,活到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