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正在看《大耳朵圖圖》呢,小麗給圖圖做了很多美食,有干炸小肉丸、紅燒排骨、紅燜牛肉湯等。
兒子說:媽媽,好想吃啊!可是她說的這些菜你都不會做。
我尷尬地笑笑。
可不是嗎!
她說的這些菜我確實都不會做!
“可是媽媽也有做的很好吃的菜啊!”我不甘示弱,又滿懷期待地追問著兒子,“你最喜歡吃的,是什么呢?”
兒子想了想,沒有回應,繼續看他的電視。
我繼續顯擺證明地說:“媽媽做的京醬肉絲,你不是很喜歡吃嗎?”
兒子點了點頭:還行吧!
我失望的同時一股深深的歉疚從心底直冒出來:
我不是個合格的媽媽!
在孩子的印象里,我就連一道拿手的、可口的、讓他難以忘懷的菜都沒有!
細想一下,自己在廚房做飯也是任務性的,油鹽蔥花吱啦啦,基本上炒熟了能填飽肚子算完,從里沒有付出過什么感情在哪一道菜里,也從來沒有認真講究和研究過“色香味聚齊”,更別說什么營養搭配了。
也難怪我問孩子時,他竟然想不起來。
看著兒子消瘦的背影,我!慚愧啊!竟然把孩子當小豬養了。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立馬改正,并馬上付諸于行動。這是孟庭長我的一大優點!你們要向我學習奧。
我想起了我的媽媽,腦子里立馬會浮現出幾道她做的我最愿意吃的菜。
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對我有這樣的印象,我做的可口飯菜,他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會惦記著我的手藝,惦念著我對他的愛。一提起我做的飯菜,孩子就會口水直流,一邊打著電話念叨著一邊饞的干咽唾沫。那個時刻,我會多么的自豪和有成就感啊!
行了!別光做美夢了,還是想想怎么改進自己的廚藝吧!
我想起了每次回家時,那種家的感覺,家的團結體現在一桌團圓飯上。無論是過生日還是過節,母親作為主導在廚房里忙碌,我們幫忙打打下手,整理餐桌,當一桌豐盛的飯菜擺好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那種強烈的熱鬧和溫馨的感覺,永遠都是讓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的圖景。
想想這種被濃濃的親情包圍的感覺源自于媽媽做的可口飯菜以及她做飯炒菜的態度。哪怕是切個蔥花呢,媽媽都是仔細的、慢條斯文地、付諸于情感的切,她做飯,完全是一種享受,享受洗涮烹調的過程。而不是和我一樣是任務性的,有時候甚至還帶著情緒。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只有凝聚了母親的愛,才會做出可口的飯菜,才能凝聚一家人的感情。
把做飯當成任務性的,匆匆忙忙的,甚至兩口子互相攀比誰沒有做飯,或者直接來個“剪子包袱錘”,誰輸了誰做,把做飯當懲罰,抱著這樣的心態和情緒做出來的飯,怎么可能色香味俱全?可口美味?!我始終相信萬物都是有靈性的,包括飯菜。
不會做飯就無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有一個單親媽媽,她很愛兒子,很辛苦,很拼命的賺錢供兒子上學,卻忽略了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兒子25歲那年,要離開家去國外留學,走之前,兒子向她提了一個要求,說:媽媽,我想吃你包的餃子,你還從來沒給我包過餃子吃。可媽媽卻說:我不會做啊。我整天忙的哪里有時間學做飯,學包餃子。
她特意跑去超市買了速凍水餃,回家煮給孩子吃。
兒子沉默不語的吃著速凍水餃,只吃了幾口,就不吃了。臨走那天,在飛機場,兒子突然說:媽媽,我知道你很愛我,可是你總讓我失望。從小我就羨慕同學們能吃上媽媽親手做的飯,可你從來沒給我做過。爸爸為什么離開你,而我也總想到很遠的地方去求學,就是因為我們家沒有家的感覺。
兒子說的話讓這位母親非常難過,她怎么也沒有想到,不會做飯還有這樣嚴重的后果。
這位單親媽媽很努力地開始學做飯,當兒子第一次從國外回來休假時,她給兒子端上來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兒子感動的哭了,對媽媽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家的感覺。母子倆的感情更加親密了。
一頓簡單的飯就有這樣的作用,它讓家更像一個家,讓媽媽更像一個媽媽,也讓媽媽的愛有了具體的能表現出來的形式。
廚房里的那點事不僅僅影響到孩子,也影響著生活在家庭里的每個大人。
我的一個同事,出差回來悶悶不樂的。
我問他怎么了,他說他臨出發之前在鍋里剩下的一個饅頭,出差半個月了回來打開一看,還是原封不動的呆在那里,長了厚厚的一層綠毛。廚房里的灶臺上蒙了一層灰塵。自己疲憊的回家來,看到家里冰鍋冷灶的樣子,心就變得涼涼的。雖然他老婆人很好,對他也很好,可是他每次回家都會覺得家里冷冷的,沒有快樂,沒有溫暖的家的氣息。時間長了,他都有了不想回家的念頭。
原來,他的妻子不會做飯,家里的鍋灶就是擺設。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疲憊了一天回家來,圍著一桌子熱騰騰的飯菜,在家里吃飯的那種踏實的感覺,煙火氣息的溫暖氣氛是無可替代的。
家庭幸福離不開廚房,一個女人如果不懂得利用廚房,不能在廚房里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女人的魅力,她的幸福指數就會下降,家庭幸福也很難保證。
能做出一桌可口的飯菜,不僅包含著濃濃的親情,還體現出中國女性的良好修養,反映出她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關愛。
廚房可以拉近女人跟家人的關系,也能讓女人覺得自己被需要,被依賴的幸福感和獲得身心安穩的滿足感。
廚房是維系一家人感情的紐帶,還是保障一家人健康的陣地。當家人在我們的照顧下吃得好、吃的健康時,我們的幸福感也會隨之增加,生活也來越美。
女人要好好利用廚房這一片小小的天地,維護家人的健康,維系家人的感情,讓自己在家中的作用得到體現。
當一個女人在廚房里熟練運用飲食知識,把各種各樣的食材加工成味道各異的菜品時,是一種藝術,一種能讓家人和自己從中獲益的藝術。
當女人掌握了做飯這門藝術時,就繼承了我們深厚的傳統文化,渾身都散發出一種迷人的凝聚力,讓身邊的人輕而易舉地從一餐一飯中體悟到親情和友情,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變得更緊密。而那些不會做飯的女人,無形中減弱了自己的吸引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就連古龍的武俠小說里都這樣說:想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
對于孩子也是一樣的,無論相隔多遠,他可以從一道念念不忘的、一想起來就讓人咽口水的菜中體會媽媽的愛。
一個會做飯的女人往往比一個不會做飯的女人更容易獲得家庭幸福,也更受歡迎,讓人覺得貼心溫暖。會不會做飯還可以彰顯一個女人的修養,提升她的女性魅力。
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女人,一定會在廚房里想方設法地讓家人吃的開心,吃的健康,讓自己的幸福從廚房滿溢到整個家庭。
廚房是女人在職場之外實現自我的另一個天地,在這里,聰明的女人們可以展現自己的創意,施展自己的才華,把個人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外說一點,做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媽媽需要全家人尤其是爸爸的關愛和鼓勵,再把這種愛轉化為動力傾注到做飯上,才會做出可口美味的飯菜。如此形成一個家庭的良性循環,溫暖浪漫。
而不是媽媽一個人忙天忙地的做完飯了,把筷子都擺好了,喊人吃飯,一家人才像大爺一樣的邁著四方步慢吞吞的來到桌子邊,挑三揀四的說這個菜咸了、那個菜淡了。
試問憋著一肚子火的媽媽,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廚藝長進,做出一桌子可口的飯菜?!
全家人只要稍稍用點心和感情,我們都能做到想要的情景。
想做個稱職的妻子和媽媽,先從廚房開始改革自己吧!
不聊了,研究菜譜去了!
電視上,圖圖的媽媽小麗又得瑟開了:“我就是我們家出得廳堂下的廚房,能文能武身懷絕技,一手遮天大名遠揚的那個,武林第一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