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擇天記: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陳長生

擇天記

1、試試

“我想改命?!?/p>

“八百年來,只有三個人改命成功過?!?/p>

“那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吧?”

“是的?!?/p>

“我不是,但我也想試試。

2、順心意

所以大道三千,他求的是順心意——所謂順心意,就是心安理得。萬里迢迢來京都退婚,是順心意。不退婚,也是順心意——神將府無禮,他便不想讓對方順心意——因為那樣,他的心意就難順了。

3、百折不饒

在天道院和摘星學院的遭遇,自然令他郁悶不悅,但他是世上最珍惜時間的人,他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憤怒與悔悵里,只愿意把時間用在有價值的地方,這種表現有時候給人的感覺,便是百折不撓。

4、沉默執著、只爭朝夕

如果是個普通少年,只怕早已郁悶憋屈到死,甚至快要精神崩潰,但他沒有傷春悲秋的時間,沒有憤怒的時間,他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所以一旦他看準目標,便會毫不猶豫地直線向前,不會彷徨、不需要吶喊,沉默執著,只爭朝夕

5、敢于去想

“敢于去想,在夢想實現之前,永遠不給自己提前設限,不給自己尋找任何退縮的借口、失敗的理由,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把看似遙遠的夢想,變成真正的現實。”

“這,就是我給你上的第一堂課?!?/p>

6、人性

人性是不能考驗的,每考驗一次,便有可能向出題者相反的方向走一步,同樣,信任也不是拿來用的,每用一次都是對信任的一次磋磨。

7、完美和努力

世間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人。做不到完美,比別人差些,就要生出羞恥之感,這難道還不荒唐?教宗大人養盆栽的水平不如百草園里的花匠,他就應該羞愧?圣后娘娘的女紅沒有汶水城女工的針法精妙,她也應該羞恥?

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而且就算一直都做不到,又有什么?努力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渴求,而不應該來自與別人比較而產生的心理落差,只要真的努力過了,那就足夠。

8、目標和手段

那么我建議你在還沒有變成最強大的那個人之前,暫時忘卻這個目標,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在修道這個手段上?!?br>

徐有容說道:“沒有目標,如何能夠行走的踏實?”

陳長生說道:“那證明你的目標不夠堅定,不可撼動,若那目標已經深入你的意識血液之中,何必需要時刻提醒自己?”

徐有容想了想,說道:“有道理……那你修道的目標呢?難道已經忘了?”

“當然沒有忘?!标愰L生安靜了會兒,說道:“我求的是長生?!?/p>

他修的是順心意,求的是長生道。

9、命運

必須要有命運,他才能改變命運。

王之策在筆記的最后說道:沒有命運。

這四個字可謂是驚天動地,但對他來說,則是另一番新天地。

他的看法與王之策不同,必須不同,他想要看清楚自己的命運,然后改變之。

10、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世界

陳長生看著湖水里的倒影,看著自己的臉,有些不安,說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將來有可能會變成現在最厭憎的那種人?!?br>

唐三十六冷笑說道:“那是每個人自己的問題,難道變成一坨屎還有臉去怪這個世界?”

他接著說道:“你要明白,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變成什么樣。”

11、笨劍

要練成這一劍,什么都不需要,天賦、悟性,都不需要,只需要不斷地練習,笨拙地重復,以及堅定地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12、勝負和謗譽都不重要,回歸到修道的本質中去

修道需要的是不停的磨練,進步需要不停的挑戰,勝負并不重要,謗譽更是無所謂的事情。如果他想要破境,便需要學會無視所有的這一切,回歸到修道的本質里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