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伴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我終于拜讀完了楊衛平老師最新著作巜我是老師,也是永遠的孩子》,心里流淌的滿是幸福和感動,還有對楊老師的羨慕之情。
還是讓我先說說我是怎么擁有這本書的吧,那是我在訂閱號上看到楊衛平老師有新書發布,看到對這本書內容的簡介后,我真是心馳神往,當美女校長段玲姐姐知道我的心聲后,立即通過微信與楊老師聯系,問如何能看到這本書,因為楊老師來我校作過報告,她們是好友,楊老師立即回信說,她只是作者,而不是書商,她那也沒有。看來我們只能等發布后在網上買了,誰知第三天,段玲姐姐就收到了楊老師寄過來的簽名書,段玲姐姐很是感動,我更是感動的要哭,當我拿到這本書后,正值期末,很忙,但我每晚都讀幾頁,讓楊老師的幸福伴我入眠!
? ? ?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兩位學生為楊老師畫了102幅畫像,楊老師為學生寫了58篇日志,這締結了一段獨特的師生佳緣,描繪了一張美好的教育“情畫”,也就成就了這一本有意思、有色彩、有態度、有溫度、有情懷的書。
? ? 為學生畫像,楊老師更換幾十套衣服,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甚至受凍。簡約、知性、大方、古典、優雅、減齡、頑皮等風格不斷變換,為此,楊老師煞費苦心從網上購衣,這個過程就是愛!學生用心捕捉楊老師上課的每個精彩瞬間,一筆一畫描摹下來,這個過程就是情!楊老師把這個瞬間發生的故事寫成日志,永久留下來,這就是幸福的教育!
? ? ? 楊老師說,不煩,不躁,不急,不怒,走一步,再走一步,享受教育的過程,我心溫柔,自有力量,比樂何極!她還說,我不是來教育孩子的,是來愛孩子的,貼近孩子,和他們一起上課,一起走路,一起聊天的。她還說,教育該是詩意溫暖的生活,它需要我們花時間慢慢喚醒人的心靈,滋養人的心靈,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溫暖的陪伴者,而不是暴躁的說教者,我愿意一步一步慢慢來,一個細胞,一個細胞的改變,一分鐘一分鐘的努力,正是如此,繁鬧的課堂氛圍被學習委員治好了,話嘮爍兒變得安靜愛學習了,談戀愛現象自生自滅了,楊老師收獲了學生的愛戀和陪伴,問候和祝福!
? 正如李鎮西老師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是的,愛永遠是教育的靈丹妙藥,這讓我想了李鎮西老師寫的一篇案例《我和萬同的故事》,萬同是個品德敗壞,經常擾亂課堂紀律,不愛學習,成績極差,又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李老師通過一次次的耐心教育,做家訪,找“幫助人”,抄《烈火金剛》,幫萬同解決糾紛,去醫院探病……,李老師用尊重和愛心拯救了他,他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通過當兵,成了"最可愛的人”,沒有成為“人渣”。多年后,他從軍歸來,幾經輾轉,跑到李鎮西老師培訓的地方去看望他,見面后的那份感動,那份幸福可想而知。試想,如果萬同沒有遇見李老師,遇見了一個不尊重學生而又沒有耐心和愛心的老師,一犯錯就責備打罵,只管去堵而不去疏導,學生的心靈傷害可想而知,多年后會有去看望老師的欲望嗎?會成為一個品格健全的人嗎?
可見,愛心和耐心永遠是教育的法寶,同樣,楊老師通過耐心的傾聽和擁抱喚醒了話嘮爍兒,我們靜心聽過學生的傾訴嗎?我們懷著愛心擁抱過犯錯的孩子嗎?我們有“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的耐心嗎?我們有“期未考試,學生可以犯錯”的大度嗎?有了這些,我們才會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理解并接納孩子的不同,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不憂不怨,不急不躁,這才是歲月饋贈給我們的人生智慧!我們教師大部分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善待孩子的錯誤,其實也是善待自己的人生,不死盯孩子的成績和缺點,放慢飛奔的腳步,等一等認真趕路的孩子,正如楊老師所說:“讓孩子帶著思想成長,比拼命考出的好分數重要一百倍”,但話說過來,孩子思想健康成長了,分數也不會低的,喜歡楊老師的“三心二意”,即對工作有誠心,對時間有耐心,對學生有信心,懂得教育的真意,理解得孩子的心意,一路很長,和學生一起走!
? ? ? 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卻不是悲涼”,楊老師就是這播種愛和情的人,是帶來教育的花香,創造教育童話故事的使者!
向您致敬!向教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