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anner咖啡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我不僅想起了之前在奶茶店打工的經歷,不過我不是被顧客催,而是被同事催,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的動作實在太慢而自責不已,但后來工作久了我發現,不管顧客催沒催單,那位同事看到我做奶茶就一直催促我快點,結果有一次因為被催促發生意外,其中一杯飲品忘了加奶霜就被封好交給了顧客,給奶茶店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自己也失去了這份工作。后來我從其他同事的口中了解到,她之所以一直催我是因為我與她共事的時候我叫了她“姐”,我想著這是對職場老人的尊稱,沒想到她認為我把她叫“老”了,從此便處處針對我。也許這就是世態炎涼吧。
說回事件本身,在我看來,生氣是一種情緒,它是中性的情緒,我們怎么回應這個情緒,情緒本身不是重點,而是要判斷這個情緒它是不是過量了。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表現到行為上,引發不良后果。
好的情緒管理是讓被管理的情緒,在不合適的時間地點不將其表露出來,以避免不良后果;同時也要讓被管理的情緒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將其表露出來,以發揮情緒抒發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降低人的心理負擔。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掌握情緒管理,是如何在恰當的時間,以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又避免后果的發生。這就像是一場精彩表演,我們需要遵循劇本,將情緒沉浸在合的時間和地點,才能真正享受到它的樂趣。生活就像一杯奶茶,調配的好壞,關鍵是在于配料的搭配,每一滴霜,每一顆珍珠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每一個細節,每一次情緒的處理都至關重要。只有在平衡中尋求答案,才能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