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的晚,沒有全部聽到課程的內容。
那就針對課上的老師案例,看看能不能碼點不一樣的東西。
今天要不要放圖呢?
下午老師講了一個“關于樓上樓下老太太的故事”,起初沒有特別去想。晚上靜下來,就著思路YY下自己的聯想。
首先,從老師以及老師丈夫的解決方案中,個人覺得可能還有最好的辦法,不過這可能要去搜集和證明更多的真相。
樓下老太太清晨收音機開的太響,影響到了鄰里的正常作息。那么經過老師丈夫了解,老太太在聽力上可能由于年齡關系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早起收聽節目或京劇等已然成為習慣,最好的辦法 是否可以通過佩戴助聽器來實現呢?這背后,又可能要牽涉出她的子女或者老伴的家庭背景。但不管怎么樣,有效溝通是必需的。能在不改變老太太習慣的前提下,又不打擾到鄰里,我們需要進一步挖掘更好的方案。
樓上的老太太習慣嗮濕衣物,很大程度上給樓下的鄰居造成困擾。這個相比樓下的老太太可能在處理方案上要復雜一點。一樣還是YY下,她的背景。孤獨老人?或者是不習慣不懂洗衣機甩干操作?又或者再深入一點。濕衣物是指被單類大件還是普通衣物?是不是因為獨自一人,年老無法擰干?
如果按照樓下老太太的解決模式。是不是要給她配個全自動或者帶烘干洗衣機?恐怕不是這么簡單。首先要讓她感到善意,是不是可以借助居委會通過幫扶獨居老人名義去她家里進行幫扶?再一定的努力下,讓她感到溫暖。在這個了解具體原因后和實際情況后,在這個基礎上傳達濕衣物給鄰里造成的困擾,如何和睦處理應該會是比較合理。
老太太的年齡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個人習慣因素....越想會越多。
以上兩段和今天課程內容不是很符合,純屬個人YY。老師和同學不要噴我,哈!不過,我覺得因為自己而去改變別人有時候是比較困難的,這并不像銷售一樣盡力地說服別人購買產品。可能還更需要的是幫他提供解決方案換一個出發點,可能事情會事半功倍。
感覺扯到了一個關愛老年人的話題。看看字數貌似還不夠,那就再講一點。
關于沖突的話題,利益的沖突應該是現實中最根本的問題。談到激勵和考核,可以說是最好的案例。考核的目的是激勵,不能為了考核而考核,員工不歡迎。也不能為了激勵,而簡單考核,老板不接受。
那么,到底如何做?績效考核標準有很多,常常把KPI、360°考核掛嘴邊。我覺得都不是唯一的標準和最好的標準。可能最終比較合理的標準也許會和海底撈的模式一樣,計件考核。它體現的是多勞多得,可能有些人要說了,這不是只看績效指標了嗎?還有個人能力呢?
其實,從普通層面來說,能夠完成或者到某個挑戰性的指標時,你的或者是團隊的能力無形當中已經體現出來。并不是說只看業績不看能力。
當然,績效考核這個方面對于我們來說,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實踐,去探討出一個更適合的方案,此處省略2000字....
我們能做的就是先好好把這期小歐培訓上完!
PS:這幾天寫下來,深深的對新聞記者工作者產生由衷的敬佩!